今天是:2025年07月12日 星期六

九三学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

  • 来源:绵阳市委
  • 作者:绵阳 丛吉日
  • 日期:2025-07-11
  • 浏览量: 113

八十载风雨兼程,八十载春华秋实。九三学社自1945年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便以“民主与科学”为精神火炬,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在历史的洪流中书写了爱国、民主、科学的壮丽篇章。从救亡图存到民族复兴,从百废待兴到盛世华章,九三学社始终与国家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以知识分子的赤子之心和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注入磅礴力量。

九三学社的诞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寻求民族出路的必然选择。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许德珩、潘菽等一批爱国学者,在重庆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以“继承五四精神、推进民主政治”为己任。1945年9月3日抗战胜利日,学社正式成立,“九三”之名镌刻着民族独立的永恒记忆。从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参与新政协筹建,到新中国成立后以“科技报国”为旗帜凝聚英才,九三学社始终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王淦昌、邓稼先、周培源等一代代九三人,以“两弹一星”精神托起大国脊梁,用“三峡工程”等国之重器标注时代高度,生动诠释了“爱国、民主、科学”的初心使命。

八十年来,九三学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在政治协商中,九三学社以“直谏诤言”彰显担当,始终紧扣国计民生,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历史经验给予我们深刻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九三学社发展的根本保证;弘扬民主科学精神,是九三学社永葆活力的思想源泉;凝聚高层次人才优势,是服务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这些经验为九三学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九三学社肩负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重任。面对科技革命浪潮,九三学社需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建言献策;面对生态文明建设,需以“双碳”目标为导向,推动绿色技术研发与制度创新;面对共同富裕目标,需以“科技惠农”为抓手,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动能。同时,九三学社更需加强自身建设,培育“政治坚定、专业精湛”的新时代人才,在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展现更大作为。

八十年同心筑梦,九万里风鹏正举。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强国”,九三学社的奋斗足迹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面向未来,九三人必将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携手谱写多党合作事业新篇章,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续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辉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