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互相监督 荣辱与共 九三学社与中国的发展路程

  • 来源:德阳市委
  • 作者:杨勇军
  • 日期:2021-06-16
  • 浏览量: 235

7.jpg

                            

摘  要:九三学社是八大民主党派之一,在新民主主义抗战时期,他的第一批组织成员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们又积极关心国家前途,在解放战争之后,他们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以《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随后通过政治协商会议参与国家政治事业。这一路走来,尤其自己的发展特色,也与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密不可分,虽然在时间上,九三学社的成立时间要晚二十多年,但是他们都经历了沧桑的岁月,走过了血雨腥风,是真正的并肩作战的战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渊源、四川、九三学社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筚路蓝缕,砥砺前行


奇花初胎,中华名族自风雨矗立,矞矞皇皇;鹰隼试翼,数百载春秋磨砺,风尘吸张。中华壮美,万步蹀躞,于水火中昂首,千般展望,自晨曦处张扬。俄国的十月革命在我们的祖国的土地上播下的一颗种子,由许许多多的时代先锋们的血泪浇灌,才创造出了如今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他从一开始便是“先天不足”的。也正是这样的不足,让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探索与挫折之中,逐渐强大。

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俄国十月革命的春风吹进了新中国。那个时候,孙中山先生建立起来的民国政府风雨飘摇,孙中山先生的一生经历坎坷,失败无数,他的敌人,清政府,北洋军阀以及袁世凯一次次将他打败,他认为的朋友,英美日政府等又一个个地背叛于他,甚至与他战斗多年的下属也叛变。基于此,他多次向俄国表达合作的意向,而俄国也将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革命的希望。但是此时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先生仍然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人物,他刚刚参与了共产党的建立,并且有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却并不成熟。相差27岁的两个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伟大的革命者,代表着不同的党派,在这个时代交锋,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剑拔弩张,却显得异常和睦。因为在这个时代里,他们要达成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众望所归的孙中山先生却溘然长逝,而此时,国际形势也有了变化,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胜利,并且在斯大林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建设之后,国内的形势大好,一跃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之一,并且,他们也积极地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提供指引,要求中国按照他们的道路进行革命。

即便那个时候,斯大林被捧上神坛,他的雷厉风行让中国共产党人羡慕不已,他也被人称赞为“钢铁斯大林”,俄国成功的前车之鉴,让他对于中国革命充满信心。但是他对于中国的革命形势却发出了错误的判断,他反对在农村建立政权,也不认为共产党能够引领中国的革命。在一片的质疑与不可能的呐喊之中,中国共产党昂首挺胸,走出自己的道路。然而这样的特立独行也让中国共产党付出了残酷的代价,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蒋介石掌握政权,在一番掩饰之下,他终于向共产党人举起了屠刀,他用屠刀在中国造成了白色恐怖。本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友,如今也兵刃相见。而这样的环境之下,有人为此血溅三尺,有人却也因此而迷失自我。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汪精卫,他风度翩翩,曾经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豪言壮志引出多少爱国志士的滚滚热泪,但是却怎么也想不到,这样一个拥有赤赤风骨的年轻人最后成了一名摇尾乞怜的汉奸。

可见,革命的过程是危险的,这种危险可以消磨人的意志,抹去英雄的赤胆。但是共产党人仍然坚持下来了,真理总是需要人以流血去拥护,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才有了现在的新中国。

九三学社的历史——青山不老,初心不忘

回顾九三学社的历史渊源,少不得要说起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这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巴黎和会的不平等条约,民众的思想终于沸腾了,过去的中国,被列强践踏,但是在清政府的压制下却鲜有人反抗,而此刻,民智终于觉醒,他们高举着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在历史上留下波澜壮阔的身影。而那个时候,我们的第一批社员正在这样的人群中,一起呐喊,他们的步伐坚定,他们的神色不惧,他们的目光坦然。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必须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斗争。历经五四运动,也经历了国民党的“党同伐异”的统治,还有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我们的前辈们深刻地明白和平的重要性。

在抗日战争之后,一九四五年,九三学社正式成立。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民主科学为宗旨,拥护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也积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战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九三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一个民主党派和爱国统一战线的成员,参加国家政权。随后,在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以及镇压反革命运动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正是因为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受到了林彪,江青反革命派的破坏和针对。

九三学社成员大部分为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一直以来在国家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为,我们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目标与宗旨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

       九三学社自成立起来,有一些社员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他年少成才,二十三岁就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之后在美国仅仅通过一年就获得了博士学位。他的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他在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后,却毅然决然回到自己的祖国。而在一九五八年,他接到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任务——研发原子弹。这意味着,他年轻的生命将一直藏于深山之中,在最需要荣誉与赞扬的青年时期,却不得不隐姓埋名。也许清贫一生,也许汲汲无名。但是他却觉得很兴奋,他心中的血液在沸腾,他在美国那段时间的努力不正是为了这一刻吗?他为了我们的祖国身先士卒,勇担风险,舍生忘死,他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而后来,也有很多人像邓稼先一样,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其中也不乏我们九三学社社员,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为了同一个梦想而凝聚。那就是中国梦。

九三学社的作为——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四川,一直以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在抗战时期,在武汉失守后,作为正面战场,是中国参战人数最多,牺牲最惨烈的地区之一,川军遍布全国各地,是抗日军队中艳丽的一抹色彩。那个时候,没有先进的武器,川军完全是靠自己的肉体杀出一片血路,也创造了很多惊心动魄地历史时刻。

比如肉搏南京光华门,这个名字,也预示着战争的惨烈,比如八百壮士一人还,这八百多名踊跃报名参军的西充壮士最后仅有李宏毅一人归来。所以说,四川一直以来是一片轻生死,重大义的土地。这片土地浇灌了太多的热血青年,这个地方的人,水性至柔,雍容平和,在生死关头,却能慷慨就义,韧如蒲柳。这样的精神,在二零零八年的地震之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八级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这一次灾难夺取了近七万人的生命。

“灾情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这一句口号,回荡在人们的心中,成为那一个特殊时期的标志。中国人们解放军第一时间进入灾区,不惧危险,进行救援,随后,我们九三学社中央也筹措了六十三万元的药品,在护送之下,送往重灾区,随后,九三学社各地组织也纷纷踊跃捐款捐物,并且还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活动。虽然力量微薄,但是集聚可成燎原之势。

而在去年年初,另一场大难悄然到来——新冠肺炎的蔓延。而“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也成了这一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坚持的信念。

武汉封城之后的一片寂静,何等悲凉,万千白衣远赴战场,何等决然,志愿者头顶星辰在岗位上坚守,何等轩昂。钟南山院士率先踏上了前往武汉的逆行之路,在别人都想逃离的时候,他以八十三岁的高龄亲入险境,奉命于危难之间,他何尝不知道前方路漫漫,生死难料,只是国难当前,他的拳拳爱国心将心中的恐惧驱散,剩下的唯有前行,我们于万丈青山,百里山河之前,何其有幸,能够见识到其风骨。疫情之初,第一批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也来到了这座病魔横行的城市,他们接到命令,从全国各地四面八方赶来,签下请战书,“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八个大字,字字泣血,笔笔沉重。他们那句“我在”铿锵有力,落于家书之上却化为满纸柔情,他们的脚步如此艰辛,在面对镜头时却露出轻松地微笑,我想这就是同胞之情吧,我们如此幸运,有这样一群勇敢的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随之而来的跫音,是我们的白衣战士,她们剪去青丝,褪去红妆,步履匆匆,与时间赛跑,与死神竞技,他们衣袂飘飘,穿梭于各个病房之间,层层叠叠的防护服藏不住他们的一颗丹心。

患难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齐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他们,应该就是这样的大智大勇者吧。

而我认为,我们的社员喻敏也正是这样一位大智大勇者,作为什邡市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指挥部综合协调组组长,她深知疫情防控工作的严肃性,她在疫情之中一直坚守在岗位之上,每天披星戴月,早上离家之时,女儿还未醒来,而回家之时,女儿早已经睡去。正是因为有了像她这样的幕后英雄,我们的抗疫工作才会如此顺利。

诗经《无衣》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为戈矛。与子同仇。在家国大难面前,中国人永远都是携手前行。

九三学社与党的结合—扬帆弄潮,携手奋进

新世纪元,启华夏新篇章,春风拂面,举国争时代浪潮、飨改革筵席。看西气东输,横跨万土,南水北调,纵列五江;青藏全线,一举昂扬,高铁飞速,驰骋国疆。看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看小康事业蒸蒸日上;看欢天喜地人间大美,看绿水青山惹人同醉。中华民族虽饱经忧患但却在不断地成长,在一次次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磨砺,沉淀升华,薪火相传,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灾难过后将是祖国更加辉煌的腾飞!

鲁迅说过:“自古以来,中国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名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就算没有炬火,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我们也将成为黑夜里的唯一的光。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党已经成立100年了,历史对于旁观者,是一段故事,而对于亲历者,却是切身的悲伤。 我可能无法回到过去经历一遍炮火,但我可以站在现在的舞台上展望未来,我可能无法为旧中国添砖加瓦,但是我能点缀几笔于新中国的画卷之上。作为中华少年,我望你心中有丘壑,眼底有山河,自成恢弘之气,左手有书卷,右手持芳德,应是鸿鹄远志,脚踏实地,方能一步一个脚印,心怀梦想,才能续写祖国辉煌。

中华砥砺而行七十载,受过万般苦痛,尝遍别国冷眼,历经风云嬗变,终修得昌济之正果。 这一切的美好,源于中华儿女的不忘初心,方能致远;源于千千万万的我爱我国的呐喊;源于职责,源于使命,源于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