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抗击疫情 四川九三人这样说(八)

  • 来源:研究室
  • 作者:黄羽
  • 日期:2020-02-14
  • 浏览量: 241

日前,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印发通知要求有序错峰返岗,分类分批复工。四川九三人想国家之说想,急人民之所急,聚焦口罩的科学分级使用、复工企业的有序生产和有效防控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得到省政协采纳。

 

成都社员赵宇、张维莎:

建议尽快颁布《“新冠”疫情时期机关、企事业单位口罩使用分级规范的指导意见》

                                             

image.png

九三学社成都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赵宇,九三学社成都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数字文化与传媒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张维莎反映:当前,新冠病毒疫情发展尚无明确拐点。2月10日是全国复工的第一天,当日网络舆情数据显示,涉口罩舆情井喷式高位运行。热度最高的四大民生话题为:一、买不到口罩;二、买到假冒伪劣口罩;三、对没有口罩的情况下就要求复工表示不满和顾虑;四、反映上班途中发现公共场所出现了未佩戴口罩的人群聚集现象,表示担忧和恐惧。可见,口罩紧缺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忧虑的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口罩紧缺是阻碍机关、企事业有序复工复产、阻碍抗疫工作持续稳定开展的重大难题。截至2月10日,全国22个重点省份的口罩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76%,但是随着企业复工复产推进,口罩需求也急剧增长,生产和进口仍然无法满足需求。若以每人每天消耗一只口罩计算,全面复工的口罩日均消耗量高达5.33亿只。仅第二产业、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企业复工,日均消耗量也将达2.38亿只。即使我国口罩生产在二月底如期达到最高产能(日产1.8亿只),每日供给上依然存在5800万到3.53亿只口罩的差距。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在2月7日表示:世界范围内口罩和其他防护设备将用尽,世界正面临个人防护装备的长期短缺。这意味着,依靠海外采购在短期内增援抗疫的可能性也已经消失。此外,不加区别的定期更换口罩或使用高规格的口罩等过度防护行为,严重挤占了本已短缺的医疗救护资源,不利于一线抗疫工作的开展。

解决口罩紧缺的问题,节流和开源同样重要。如果能对企事业单位的口罩使用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依照具体情况分级规范,可为自我管理与社会监督提供明确标准,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从而减少口罩等防护资源的浪费,减少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运行压力和成本,减轻员工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确保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在执法和督查时有据可依。

为此,建议尽快颁布《“新冠”疫情时期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口罩使用分级指导意见》,建议《指导意见》包括以下内容:

一、分级的具体标准。例如机关、企事业的行业性质、人员流动情况、所在行政区域疫情情况、工作人员居住地疫情情况、工作场所的人员密度、通风情况等。

二、对已分级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显著位置进行色卡标识。例如红色(高风险)、橙色(较高风险)、黄色(中等风险)、蓝色(较低风险)、绿色(极低风险)。

三、针对不同风险级别,给出口罩佩戴原则、推荐口罩类型和级别、使用人员范围、口罩使用方法、使用后口罩遗弃的处理办法等。

四、给出实施的阶段性指导意见。例如首先在无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试点,再推广到其他地区。若整体效果明显,可逐步将分级标准向社会公共场所推广。

 

宜宾社员何德权:建议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紧缺物资统筹调度能力,有序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image.png

九三学社宜宾市委宣传部部长、社宜宾市委翠屏区委员会副主委,翠屏区政协委员何德权反映: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进入关键期,疫情防控仍是重中之重,企业复工投产也是当务之急。各地坚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两手抓,统一调度疫情防控相关紧缺物资,推进企业有序复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防疫物资统筹、管理规范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地方防疫物资管理、存储、发放不够规范,物资出入清单登记不够详细。二是部分企业防疫措施不到位。部分企业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缺乏。

为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紧缺物资统筹调度能力,有序保障企业复工生产,建议:

1、加强防疫紧缺物资的筹措和科学管理。一是在多渠道采购紧缺物资的同时,联系相关企业定向扩能生产,并协助解决好相关困难。二是做好单位及企业防疫物资需求统计,提前做好科学分配,在保障抗疫一线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向企业倾斜。三是建立物资管理信息公开平台,完善信息记录。

2、加强对企业复工复产的物资保障和防疫指导。一是根据企业生产范围及实际准备情况,研究拟定复工顺序,优先保障防疫相关企业复工复产。二是防控物资实行集中分配,不搞企业均衡,确保防控条件成熟一个,企业就能复工一个。三是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强化企业生产监管,压实主体责任,确保复工企业有序生产和有效防控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