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

绿叶与根的情谊

  • 来源:研究室
  • 作者:汪爱萍
  • 日期:2018-04-21
  • 浏览量: 280


我叫汪爱萍,是苍溪中学一名普通的生物老师。五年前,我还是一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无党派人士,最大的愿望

就是在教学之余结识几个能用严谨科学的态度共同探讨这个奇妙世界的朋友,因为从生物学角度来说,世界是物质的,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这大千世界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不过是细胞内的各种新陈代谢罢了。然而那时的我是孤寂的,世界很大,可身边与我有相同爱好的人却不多。当然,那时候我也还不了解九三,“九三学社”这个名字还仅仅停留在电视、报刊上某个瞬间的惊鸿一瞥,它犹如天上的云,夜空的星,对我而言,遥远而模糊。

2013年我有幸和苍溪中学名师工作室的张子宇老师同在一间办公室。张老师工作上兢兢业业,勇担苍溪中学第一届基地班班主任的重任,教学业绩斐然,一直深受同事们敬重。在一次闲聊中才了解到他竟然是一名九三社员,不仅是他,我求学时的恩师苍溪中学副校长阳彦、名师工作室的谢红英老师、物理组的巾帼英雄杨新华老师——这些我生活中的标杆人物,他们居然也是九三社员。我在心中暗自揣摩:九三学社到底有着怎样的魔力,能吸引如此众多的高知人才,业务骨干?为此我特意拜访了恩师阳彦校长,他给我打开了一扇我自己从不曾开启的窗户:九三学社是一个由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当我得知九三学社的名字来由居然是为纪念194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时,我动容了。铭记那场民族的劫难、人类的浩劫,这种世间大爱的情怀深深感染了我,爱国、民主、科学这一政党宗旨更是让我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成为我那时心中最热切的期盼。

2016年,我有幸通过了组织考察,成为九三学社这棵大树上的一片新叶,一个崭新的世界在我面前徐徐打开。在这里,我了解到九三创始人许德珩、桥梁学家茅以升、北大校长周培源……他们说,九三是根,为他们输送了正确的政治养份——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路。他们说,社员是叶,无论是参政议政、政治协商,还是社会服务、脱贫攻坚,都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一切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关心关注民生和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只有这样,根叶相辅、同气连枝,九三这棵大树才能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等方面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在九三的这两年里,我参加了九三苍溪县委员会组织的许多学习活动,使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自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 “五一口号”后,包括九三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纷纷响应,拥护召开新政协会议,这是我国多党合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由此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国共产党是根,各民主党派是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棵小树开始茁壮成长。

新中国的航船扬帆起航,“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包括九三在内的各民主党派自发跟进、自愿跟进、自觉跟进,同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这是各民主党派的郑重选择,也是历史的正确选择,更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七十载磨砺,七十载辉煌!当年新生的中国民主政治这棵小树如今已亭亭若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讲话中再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定调,用“求最大公约数”和“画最大同心圆”表达了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职能的总基调,再次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博大的政治胸怀和对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诚意和决心。

“士为知己者死”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个人气节,“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豪迈情怀,这是人类追求崇高、追求友爱合作,努力相互托举的中国版本。固本培元、根深叶茂,我们唯有不忘合作初心,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携手前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之树方能常青;千帆竞发、逐梦前行,我们唯有牢记历史使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引领亿万人民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阔步前行。 

(作者系九三学社苍溪县委员会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