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思想家张载曾有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出了历代知识分子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情怀。积极进取、担当作为的精神品质始终植根于我们中华文化中,千百年来,一直浸润着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生生不息、世代流传。
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为重大。2017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伟大的事业,决定了我们更加需要知识和知识分子,更加需要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我国广大知识分子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刻苦专研,勤奋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再次强调了知识分子的重要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知识这个“灵魂”,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在党和国家全局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理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肯定了知识分子的卓越贡献,对知识分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是对广大知识分子莫大的鼓舞。作为九三学社社员,我们肩上的担子无疑是沉甸甸的,党和国家对知识分子充满期待,作为民主党派知识分子,更应身先士卒,带头担当、带动担当。要如何不负青春芳华?不负时代重托呢?我想尝试给出自己的回答。在我看来,要做到担当作为,并不是什么难以落实的口号,更不是遥不可及的圣人垂范。而是实实在在的,就体现在我们身边,在小事处、在日常处,就能看到“责任”,就能做到“担当”。
心系祖国就是在“担当”。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病起书怀》中说“位卑不敢忘忧国”,写出了知识分子之于爱国的关系,无论何时何地都始终心系国家,这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鲜明特征。九三学社许多老社员都是爱国的典范,比如邓稼先、赵九章、程开甲等老一辈杰出社员,他们或是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或是隐姓埋名数十载默默耕耘奉献,赤子之心令人动容。作为民主党派人士,我们应当以他们为榜样,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以昂扬姿态主动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我的学生时代,身边的几位恩师就是九三学社的社员,言传身教中传承我们爱国情。工作之后我有幸近距离体会到社内浓厚的爱国氛围,尤其是同志们尽心尽责履行参政议政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很多提案反映的问题都得了及时解决,以实际行动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待,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爱国”对于民主党派人士,就体现在这些添砖加瓦的点滴中,这便是我们的“日常担当”!
爱岗敬业就是在“担当”。人人爱岗敬业,祖国繁荣富强。做好本职工作,看似是件“平常小事”,但却是我们作为“社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运转基础动力。很多人每天都做着这些“平常小事”,数十年如一日矗立讲台的教师、365天守卫边防的战士、24小时巡逻街巷的民警……他们在岗位上,用行动、甚至是生命诠释了什么是“担当”。当我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做好每一项工作,耕耘本职,汇聚在一起便是社会进步、祖国富强的磅礴力量,就一定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医务工作者,每天都会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期待,工作加班加点,熬更守夜是家常便饭,节假日更是如此,尤其每年的新春佳节,当万家团聚、喜迎新年时,正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刻,但所有人的无怨无悔。在我们看来,做好每次一诊断、开好每一份药单、做好每一台手术,是我们的工作日常,更是责任和使命。我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将救死扶伤作为毕生坚守的铿锵誓言,热爱岗位、敬业奉献,这就是我们的“日常担当”!
诚信守规就是在“担当”。人性之美,莫过于诚,诚为百善之源;人性之贵,莫过于信,信乃立世之本。中华文化历来看重诚信,将个人的信誉、声誉视作如生命般重要的事情,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现代社会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不仅是法治社会对每个公民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但真正做到“一诺千金”并不容易,一部分人为了私欲贪图便宜、追名逐利,甚至侵害他人利益,这就需要法律法规、职业规则、村规民约等各类规则来约束行为,需要道德礼仪来引导好的社会风气。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要身体力行地信仰法治、遵从德治。在我看来,诚信守规就在生活中,在我们的日常言行中。在家传家风、来往讲信用、出行守交规、工作循规章等等,虽是日常小事,但都是诚信守规的生动体现。我在撰写入社申请时就明确表示,自愿严格遵守《九三学社章程》要求,不折不扣履行社员义务,主动践行九三学宗旨,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生活工作中,我自己也是这样去切实践行的,并且以身作则要求家人孝老爱亲、遵守法律法规,以行动影响带动身边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营造遵规守约、秉公尚法的法治社会和诚实守信、明德尚礼的德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我们的“日常担当”!
与人为善就是在“担当”。中国是礼仪之邦,知书达理、与人为善是中华文化中的可贵品质,但要真正做到与人为善、与邻为伴,看似乎简单,实则不易。与人为善与敢于“担当”看似没有关系,其实两者紧密联系,能够克服暴躁、偏见自私等不良情绪,为人谦逊、内心平和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这也是为什么与人为善的人总能给人以温暖、可靠的感觉。所以,能做到这点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表现。作为当代知识分子,我们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传播爱心。多年来,九三学社大力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充分发挥学社人才智力集聚优势,以实际行动践行服务人民的价值追求。我所在的资阳市二支社发挥社员特长,定期组织社员举办各种形式的义诊活动,开展关心关爱贫困家庭孩子活动,结对帮扶、关爱特殊群体,提供生活、医疗等方面帮助,为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在我看来,传递传递知识和爱心,参与构建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这也是我们的“日常担当”!
“担当”对于我们多数人来讲,就在衣食住行中、柴米油盐里,没有一副能“担当”、敢“担当”的肩膀,怎能托起家庭的责任、实现自己的梦想?更遑论奉献社会、报效国家呢!从日常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些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在自己平凡的岗位、简单的小事、举手投足间提振精神担当作为,不负青春芳华,不负时代重托,这就是新时代民主党派人士的“日常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