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社南充市农科院支社主委、南充市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主任 刘莉莎:我今年提交的《关于大力发展川产道地药材产业的建议》当中,其中有提出通过绿色农业技术为川药产业赋能,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
提案摘编: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中医之乡、中药之库”,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四川拥有86种道地中药材,且中药材的品种总数、大宗品种数、道地药材的人工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作为中药材产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四川省亟需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道地中药材产业。
建议:一、研发和推广机械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建议研发适合四川地形的小型、轻便、精细化的中药材种植机械,并推动政府加大购置补贴与税收优惠力度,帮助提高种植效率。二、绿色农业技术赋能中药材产业。中药材产业应通过绿色生产技术提高质量与效益,推广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肥料与农药的使用。倡导林药间作、果药套种等生态种植模式,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虫害,提升药材品质。三、加大仿野生栽培研究与推广力度。政府应设立专项科研基金,支持仿野生栽培模式的研究与推广,探索适合四川各类中药材的栽培方式。通过示范基地带动,扩大仿野生栽培的种植面积,推动四川道地药材向更高质量发展。四、支持野生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加强对野生中药材的资源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并加强执法监督,防止非法采集行为。增加专项保护资金,支持企业与社会资本的多元化投入。五、完善中药材评价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企业联合开展临床应用研究,结合传统药效评价方法,建立科学、全面的中药材疗效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