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繁三亚、夏繁阿坝,把四川阿坝州打造为与‘南繁硅谷’齐名的‘夏繁硅谷’,对筑牢国家粮食‘芯片’有重大意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表示,目前,我国已在海南岛建立了水稻、玉米、大豆等秋粮油作物南繁科技创新高地,但夏粮油作物的夏繁基地较为分散,未形成合力。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四川省科研单位就在阿坝州马尔康等地开展小麦、油菜和马铃薯、蔬菜等的夏繁育种工作,取得了包括川麦42、川油38在内众多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目前,有来自北京、河北、河南等十余个省市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在川开展夏繁工作,涉及小麦、油菜、马铃薯等多个作物,基地面积达到数千亩。基于其良好的基础,从2023年开始,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阿坝州人民政府等单位已联合启动“夏繁硅谷”建设前期工作。
“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夏繁硅谷’的蓝图要实现离不开高标准谋划、高规格推动。”杨武云建议,参照海南岛“南繁硅谷”建设方案,在阿坝州规划建设我国夏粮油作物的“夏繁硅谷”,把其打造成中国种业发展的科技创新高地、人才聚集高地、种业繁育高地、成果转化高地,在全国形成“南繁(冬繁)三亚、夏繁阿坝”的农作物育种品牌。
在具体建设内容上,杨武云建议国家投入专项资金,打造国家级“一平台、两中心、三基地”的关键支撑,即国家级夏繁粮油作物分子育种创新平台;高原特色作物创新研发中心、天府万安种业实验室夏繁中心;高标准夏繁育种基地、高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让“夏繁硅谷”名副其实。
“种业创新,人才是核心要素。”对此,杨武云建议,要通过精准谋划、主动对接、设立特设岗等措施,集中力量引进院士、杰青等高端领军人才。设置优秀人才“揭榜挂帅”项目、设立科技型领导岗位、建立人才培育“白名单”等措施,培育一批“四青”后备人才。同时,要精准施策,对种业育、繁、推全产业链上的关键主体给予扶持,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https://newapp2.farmer.com.cn/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6682&fromFlag=1&cId=166884&tencentShar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