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0周年。“五一口号”的提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在准确把握中国革命发展进程和统一战线在革命进程中重要作用清醒认识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顺应民心的充分体现。“五一口号”发布所凝聚的政治共识、多党合作历史过程和经验,经过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直到现在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显示出“新时代”多党合作的勃勃生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此我有三点深刻体会。
一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九三学社。九三学社是在一批进步学者为纪念1945年9月3日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扬“五四运动”提出的民主、科学精神组成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基础上成立的。九三学社的成立,自始至终都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指导。“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立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以及国外华侨的积极响应,纷纷受邀赴解放区参加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共商建国大计。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在重庆参加国共谈判期间,分别接见了民主科学座谈会领导人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听取了关于民主科学座谈会的汇报,毛主席鼓励大家要把座谈会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毛主席还接见了自然科学座谈会中梁希、谢立惠等成员。在周恩来亲自关怀下,自然科学座谈会成员开始参加民主科学座谈会活动,中共党员潘梓年经常直接或间接指导座谈会活动。这些都为九三学社成立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中央认为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停止了活动,准备解散。九三学社在毛主席、周总理亲切关怀下重新得以恢复,继续开展相关活动。可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九三学社。
二是九三学社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做出了卓越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九三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一个民主党派和爱国统一战线的成员,积极参加国家政权治理,投身社会主义经济、科技、教育等各项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以来,九三学社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在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提出了一系重要建议,受到中共和国家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九三学社先后拥有17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涌现了一大批九三杰出人物,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者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黄昆(2001年度)、师昌绪(2010年)、谢家麟(2011年)、程开甲(2013年)等,他们都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是“新时代”九三人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中共“十九大”的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九三人不忘初心,继续发扬“民主、科学、进步、爱国”的“五四精神”,在政治协商工作中坚持共产党领导,建设高素质参政党队伍,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为人民服务。
作为九三学社四川大学委员会的一名社员,我一定努力践行爱国民主科学的九三精神,积极参加九三学社各项活动。同时,我一定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如传承巴蜀文脉,加强巴蜀地方文献整理,继续推动与成都市方志办合作的《蜀藏》系列丛书、《巴蜀古旧地图集》、《巴蜀珍稀家谱文献集成》等大型地方珍稀文献的编纂和出版工作;加强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争取在今年年底完成《大唐西域记珍本汇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丛书》等大型“一带一路”标志性成果的出版工作;做好成都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工作,如参与天府绿道设计方案评审、成都市城市地名规划、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四川省地名词条终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产业委员会中国文化传播中心研究课题《人文城市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作为社省委第三届思想建设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我将不负组织的期望,努力完成好为我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原社中央副主席,我们的老主委刘应明院士撰写人物传记工作,通过整理研究九三社史,更好地传承九三精神。就在本月18-21日,我参加了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思想研究中心与九三学社上海市委社史理论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先后到宜宾李庄、德阳罗江县国立六中校史馆、绵阳两弹城等地进行参观考察,重走九三先贤路。当看到“两弹元勋”邓稼先、王淦昌、程开甲等老一辈九三人以身许国、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时,我们一行人无不为之动容。先贤们以自己毕生精力追寻报国梦的初心、追寻科学创新的精神,激励我们要沿着先辈们奋斗的足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