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至15日,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专职副主委沈光明一行赴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调研。沈光明和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秘书长丁武分别带队,深入喜德县、昭觉县4个贫困村12户贫困户,实地检查基本医疗、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培育特色产业等情况。
喜德县光明镇阿吼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计划今年底“摘帽”。大家走进脱贫攻坚指挥室、农民夜校、农家书屋、幼教点,与基层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单位领导和群众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贫困户住房建设、就业增收、产业发展等情况。据介绍,目前,全村73户民房主体结构已经完工,今年11月彝族年前将全部入住。
西昌电力工程公司是阿吼村对口帮扶单位,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展羌活、百合等中药材种植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在昭觉县四开乡波吉村、龙沟乡日吉村,调研组细致询问村民就业、收入等情况,一起研究脱贫措施,算增收账。
14日晚,调研组召开小组碰头会,梳理实地督查情况,研究反馈意见。
在15日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织结合调研情况向当地党委、政府提出了意见建议:提升先期脱贫村的示范带动效应。认真分析总结先期脱贫村和党政主要领导联系贫困村的示范带动性、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尤其要注重推广贫困群众将脱贫的基点放在自身勤奋努力上,引领带动其他贫困村如期脱贫;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从调研的几个贫困村看,产业支撑还比较薄弱,财政涉农整合资金用于发展农业产业比例偏低,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作用未充分发挥。要把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走访的几个贫困村卫生室药品种类少、医疗设备简单,医生只能开非处方药,医疗保障水平低。要积极构建涵盖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等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妥善处理好临界贫困户、贫困村问题。临界贫困村、临界贫困人口不享受相关扶贫政策,贫困现状没有改变,要引起充分重视;易地扶贫搬迁要与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防控,进一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交通提档升级。交通不便是制约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要积极争取中央和四川省特殊支持,整合凉山州资源力量,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持续不断加大公路、铁路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着力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陈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