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24日 星期四
首页
省委概况
省委简介
九三章程
领导成员
组织机构
省委机关
历届省委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社务要闻
学习强社
媒体选摘
社员风采
自身建设
思政建设
学有所得
组工通讯
专工委会
机关建设
制度文件
履行职能
议政建言
调研动态
九地合作
科教帮扶
纵横采风
经验交流
理论研究
社史研究
文艺天地
在线投稿
首页
/
自身建设
/
思政建设
/ 审 美 西 坝 窑
审 美 西 坝 窑
来源:社省委宣传处
作者:张旭东
日期:2014-07-15
浏览量:
441
翻开中国古代文化史,陶瓷器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它们凭借着坚实的质地,稳定的性能,得以传承千万年。它记录下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科技,艺术等诸多信息,纵观现今研究乐山西坝窑的成果,无不让人欣慰至极。随着文物保护宣传工作的开展,对文物的研究、保护、收藏在四川地区蔚然成风,西坝窑作为四川黑釉瓷的奇葩,在传承历史,弘扬文化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一程度上说填补了中国古陶瓷史中西南边陲无大规模黑釉瓷的局面。 一般我们在研究古陶瓷时,主要从古陶瓷的历史,技术与鉴赏三方面入手,同时吸收古代文献、田野考古和旧时古董行鉴定的经验营养,再加上现代科技手段的辅助,进一步诠释古物的历史信息和真伪。西坝窑在古代陶瓷研究类别划分中属黑釉瓷系。因与江西的吉州窑和福建的建州窑同类,时代相当,同为宋元时期的产物,从考古发掘和出土器物的特征看,亦属民窑,但也不乏精品之作。主要供四川岷江流域及川西、川南,川东地区的人们使用,其特征包括黑褐色,赭黑色等色釉在内的黑釉瓷。它们的釉色基本成份一致,因窑温的不同而呈现不纯正黑色,这是釉色在烧制过程中还原条件充分与否所决定的,应该说它与吉州窑和建窑黑釉瓷器一样,代表了宋代黑釉瓷器的艺术水准。 宋代崇尚理学思想的弘扬,上至天子,下至劳夫,喜好以茶文化休闲养心,通过平心静虑的面壁参禅式的斗茶,感悟人生哲理,理会自然天机。苏轼曰:“看分香饼,黄金楼,密云龙,斗赢一水,攻敌千钟。”“香饼”即发酵过的茶饼,沏以沸水,水面泛起一层白沫,胜负主要看茶沫的白色程度及白沫维持时间,并有色斗、香斗,味斗之分,风靡南北。在西坝窑中茶盏较多,特别是精品,它不仅质佳形巧,釉色别致,装饰手法多样。 宋代陶瓷装饰艺术百花齐放,民窑南北均衡发展,充分体现了南北方美学追求中的微妙差异,西坝窑追求呈世俗的态势,崇尚艳俗的审美姿态,体现了宋代人的内心世界,自由自在,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窑变釉是西坝窑在吸取川外的建窑、吉州窑工艺的同时,也采用了川内窑口的造型和装饰手法,更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技艺。纵观宋元古瓷尚没有人将瓷器烧得如此绚丽斑斓,有的冷暖相间,亲切感人,有的蓝光散射,异光突出,美不胜收。 (窑变釉壶 ) 与窑变绝妙的工艺技巧相比,兔毫釉的魅力则来自不同的烧制条件,非人工因素,而是自然天成,但可以凭借窑工高超的技巧和经验干预,让兔毫釉散放出异样光芒。兔毫的纹峰颇为有序,猛看上去也合规矩,却又有形状和色调上的随意性,毫峰参差不齐,釉面的银紫色的统一中产生微妙变化,大学者蔡襄在《茶录》中记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兔毫名称即来缘于此。而西坝窑的兔毫也不落俗套,吸取古人精粹,形如兔毛的变幻,是由于烧成中温度高低温差使釉中含铁成份溢于釉表,釉面流动,富含铁质的成份流成细细毛纹冷却时折出赤铁矿水晶体,从而在黑釉中渗出如兔毛一般的铁锈色和银白色条纹,苏轼《送南屏谦》词:“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昩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四部丛刊》更语意惊人,而出自然,窑工们已把这一技法用得出神入化,巧夺天工。当时福建、江西、四川、山西等地亦有烧造,但以建阳窑、建安窑、吉州窑为一时之冠。 (兔毫盏) 鹧鸪斑釉的形成也是高温中铁元素带到了釉层表面,流动中铁结晶变化的结果。细小条状的如兔毛,较大的铁锈斑凝成像羽毛状的灰白色圆点花斑,即鹧鸪斑。《四部丛刊》影宋本?《诚斋集》:“点茶三昩须饶汝,鹧鸪斑中吸春露。”黄山谷写到“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同上书)。鹧鸪斑的美丽较之兔毫,不仅有形象化,而且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如天际云霞变化无穷,原认为只有吉州窑烧造,现西坝窑亦有,品相极好。 西坝窑铁锈斑装饰有别于宋代的主流手法,通过窑工的挥洒点染,好似一幅抽象的绘画呈现世人,生动形象。玳瑁釉在《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即有玳瑁簪的记载,玳瑁为海中动物,形如龟,有鹰嘴,甲壳光滑,深褐色与浅黄色花纹交织混合一起,故宋代称玳瑁釉。这种花纹富有变化,色调协调、滋润,褐黄相间,花而不刺眼,以写实起,写意终,形神皆备。 (玳瑁釉) 蟒皮釉,系西坝窑独有的品种,是西坝窑工在烧制过程中利用温度的控制而形成黄白相间,夹杂褐酱条纹而创烧,表面看西坝窑黑釉品种齐全,温度一般都在摄氏1200度以上,而该品种釉温约在摄氏800~1200度之间,属低温釉。一般传统烧造黄釉有两种,一是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属高温釉;二是含铁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但基础釉是铅釉,属低温黄釉,亦类似宋代鳝鱼黄,《陶雅》说:“鳝鱼皮以成化仿宋者为上。”蟒皮釉亦类似,但亦有区别。据笔者研究,当时西坝(古称西榕)地处西南边陲,古代亦有蛇图腾崇拜之说,乐山麻浩崖墓博物馆所藏东汉石棺上有伏羲女娲图腾,蛇的意象在许多国家和民族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蛇有致命的毒牙和悚人的形体,它蜿蜒移动躯体在丛林中攀树腾飞,还能在沼泽中涉水渡河,生存能力极强。两宋时期,乐山地区笃信佛教,蛇王在印度教和佛教中被称为那伽(nāga),故西坝窑创烧莽皮釉亦有时代烙印和文化背景,当属西坝窑精品之作,存世较少。 (蟒皮釉盏) 虽然西坝窑早期也生产白釉瓷,但与四川的磁峰窑和金峰窑类似,在时间和装饰技法上也相同,亦有刻花,剔花,印花,更有北方磁州窑白釉黑彩,由于传世完整器型较少,加之全面考古发掘资料有限,因此全面研究西坝窑仍有待时日,笔者只暂从西坝窑艺术特征入手,以供爱好者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