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也给各民主党派提出了参与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课题。基于参政党在国家政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中需要在多党合作的制度建构及资源配置中遵循历史惯性、超越历史逻辑;需要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优化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需要各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以发挥国家治理能力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改革 民主党派 国家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中国共产党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不断适应经济基础发展,不断完善上层建筑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全面深入地推进协商民主。另一方面,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全面深入推进协商民主,也必须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是我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一、参政党在国家政权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是政党,与所有政党一样,具有政治特性,具有政党最一般的特征,那就是围绕着国家政治权力展开民主党派的主要活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民主党派的参政地位都是法定的,民主党派主要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政治协商来参与决策过程。民主党派对决策过程的作用和影响,从总体上来讲是辅助性的,其角色定位是“献策不决策,议政不行政,立论不立法”。
首先,参政党在国家政权建设中具有显著重要地位。一是从民主党派成员结构看,参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参政党是人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较大部分成员是知识分子,他们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也是工农联盟中的一部分,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从大多数参政党成员属于工人阶级这个现实,表明参政党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二是从政体结构来看,参政党在国家政权中居于显要地位。参政党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参加者,各级人大代表直接参与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管理,参与了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参与了对政府及有关国家机关的监督,保证了参政党在国家权力机关中地位和作用的发挥。三是从政党制度设计来看,参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组织形式是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主要场所。在各级政协组织里,参政党成员都占较大比例,在各级政协机关、地方政府、法院、检察院,也配备了一些参政党成员担任领导职务,直接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管理。
其次,参政党在推进国家政权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致力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参政党作用的发挥是根据政党地位、政党职能围绕国家政权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通过参与政治过程,进行利益表达和利益综合,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参政党通过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实现政党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在国家政权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再次,参政党的民主监督具有巩固和捍卫政权的作用。参政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维护者,通过推进人民民主的发展,不断巩固国家政权。民主党派向参政党转型提升的过程,是我国民主政治和人民民主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人民民主发展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不断巩固和捍卫国家政权的过程[1]。随着参政党的社会基础的扩大,使国家政权具有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民主监督是一项重要政治资源,充分发挥参政党民主监督的职能,可以有效防止治权力的腐败,从政治文明的角度看,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最重要的价值所在之一。
二、多党合作的制度建构既要遵循历史的惯性,也要超越历史逻辑
政治资源就是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他人行为的物质性资源与非物质性资源。梳理中共对民主党派政治资源配置的制度建构,必须立足革命的历史逻辑。在建国前后等革命情境下,政治资源配置必须满足社会动员与社会控制的需要。随着社会动员的不断深入,革命政党的社会控制能力不断增强,就要强调革命政权的阶级性质,以巩固新生政权。因此,多党合作还缺少科学与规范的制度安排,主要表现为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还没有明确的界限,民主监督还缺少制度的支撑[2]。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新形势,中国共产党在对民主党派政治资源配置问题上,进行了诸多探索,扩大了民主党派的任职范围,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也有了新的实现形式。但由于历史的惯性,始终没能超越革命的历史逻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建设的逐步推进,个体价值取向与利益诉求的多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由此决定了社会矛盾产生的必然性。消解矛盾的目标诉求,使得执政党的组织理念从社会动员向国家治理转换,当民主革命让位于国家治理时,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应当从新审视多党合作的价值诉求。为此,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执政党必须超越对党派资源配置的革命逻辑,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的客观需要出发,进行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基于满足现代国家治理的需要优化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
当前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还处在“量”的扩张阶段,还缺乏优化配置,已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一方面,“量”的扩张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政治资源还缺乏优化配置。较为突出的是,由于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中上层”发展路线,使得不少进入民主党派的成员具有专业水平较高起点,领导能力或基层工作经验却相对不足。一旦任职专业或综合部门,以致难以胜任受聘岗位。随着国家治理与社会服务工作日益繁杂,仅仅基于“量”的扩张的资源配置,既忽视了党派与个体的差异,也难以应对复杂的社会诉求。
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要进一步创新党派干部选用机制。更加注重党派干部培养,为党派成员提供从事行政与实职锻炼的机会;更加畅通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和人大、政府、政协干部交流的渠道,以锻炼与提高党派干部的行政能力。
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可探讨党派评议制度。评议制度分政府评议和特约评议员两层设计。政府评议由党委统战部门负责总揽,每年对同级政府进行工作评议、办理提案与建议案评议,评议结果报同级党委运用。特约评议员由政府向同级党委统战部门申请,由各民主党派委派,评议员具有对党派、对中共双重负责的监督责任。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建构不仅要保证个体与组织拥有话语表达的权利,而且要保证这种权利真正转化为维护自身利益的有效方式。
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需拓宽民主党派发展成员的渠道。从满足民主党派履行职能的需要出发,民主党派的发展,应适当打破地域界限,条件成熟的县(市),统战部门应帮助民主党派建立地方组织。条件尚不成熟的县(市),也应鼓励各民主党派在基层发现、培养、发展成员,吸纳具有较丰富基层工作经验、处理复杂问题能力的优秀人士,与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专业人士共同组成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人才基础,协调发展,相得益彰。
四、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以发挥国家治理能力的积极作用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也将对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具有重大作用。
首先,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有利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在加强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高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共识,提高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深化对参政党地位、性质和历史使命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更好地团结民主党派各自所联系的群众从政治上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其次,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当前的重大历史使命,民主党派除参与制定有利于深化改革的经济社会政策外,也与民主党派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密不可分。民主党派是由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组成,是一个巨大的智库,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充分挖掘并调动民主党派成员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的积极性,提高民主党派成员为全面深化改革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指导和支持民主党派成员在所处的经济领域、社会管理领域实际岗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利于保持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
再次,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深化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巨大工程,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尤为关键。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把广大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的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做了大量有关统一思想、促进共识、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民主党派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社会公平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发挥了党的参谋助手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我们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使各方面力量都和谐共处,使社会处于和谐发展状态,保障深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加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雪岩.参政党在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新长征,2012,(2):52-53
[2]王建华,王云骏.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资源配置研究[J].南京社会科,2012,(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