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发展观具备了政绩观内容的基本结构,视野宏观,因此,它是一种政绩观。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共产党的基本性质,因此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脉搏,因此,它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它必将有力推动现代中国社会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绩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自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人们的关注点很快就聚集到了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上来。近年来,报端、杂志上发表了这方面的大量的文章。主流观点都在呼吁官员(干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且通过正确的政绩观推动科学发展观的实现。[1]但是,我认为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政绩观,妨碍了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因为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一种政绩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宏观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确立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
胡锦涛同志在在党的十七大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他在不同的场合上,不断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时,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政绩观是人们对官员或政府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社会治理业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4]它是人民评价社会治理业绩和官员或政府施行社会治理的指导思想。从结构上讲,政绩观包括了社会治理理念、社会治理的目的、方法、途径、如何评价等。科学发展观具备了政绩观内容的基本结构。首先,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社会治理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治理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科学发展观指出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直接目标是满足人民的发展需要,社会各要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评价一项工作的成效,关键是看这项工作在多大程度上较好地达成了其目标,因此,这也是评价的指标和出发点。最后,科学发展观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治理目标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政绩观的内容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政绩观的宏观层面是与社会治理总目标一致的,那就是人和社会的发展。政绩观的微观层面是与人民具体需要一致的,例如人民的某个具体要求。那是与人民生活质量提升密切相关的具体事情。如果政绩观的宏观层面得以实现,微观层面得不到落实,那么,这种社会治理业绩是失衡的,社会发展是畸形的,因为人民生活质量真正提升的基础必定是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政绩观的宏观层面得不到实现,而微观层面得到人民的肯定,那么,这种社会治理业绩是虚假的,因为社会得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时,人民的生活质量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提升。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从中国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社会治理理念,它的焦点是人和社会的发展,视野宏观。因此,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宏观政绩观。
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中,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本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治理的目标。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人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体现了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发展的理想。马克思主义严肃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各种剥削制度摧残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下按需分配、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时,人得以全面发展的理想。这个理想是自始至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红线之一。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社会为追求的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词汇之一。
科学发展观中,最能体现中国共产党本质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要求社会治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要真正达到一个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真正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才可能做到。而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唯一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党。
因此,可以说,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本质的政绩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政绩观。
三、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开展了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5]
中国人民在水深火热的旧中国经历了种种挫折,试验了种种“主义”之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摆脱了压迫,摆脱了剥削,摆脱了奴役,成立了新中国,走上了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在这个苦难、奋斗的特殊历程里,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民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只有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党,才是人民的政党,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才能给人民带来美好的生活,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的历程中,中国人民也遇到了种种挫折,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始至终的执着和努力,使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从社会发展的高度,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为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满足人民发展的需要。
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过了接近一百年历程之后的经验总结,又是中国人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发展战略,彰显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经验和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脉搏。
因此说,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政绩观。
四、科学发展观推动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政绩观
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它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6]
以科学发展为新时代的政绩观,中国社会的发展必将继续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建构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因此,科学发展观将是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绩观,我们应该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评价官员或政府的社会治理业绩,而不是再另外确立一套政绩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
--------------------------------------------------------------------------------
[1]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按科学发展观要求树立政绩观[N]. 人民日报. 2009-12-22(07).
[2] 祝黄河. 不断深化十七大以来科学发展观新发展研究[N]. 人民日报,2012-05-16(07).
[3]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 中国国防报. 2007-10-25(01-02).
[4] 当下很多观点认为,政绩观的持有者是官员。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作为一种观念,所有人都可能是持有者。其次,政绩不仅仅是官员所追求的,老百姓也同样希望官员和政府做出政绩。再次,所有政绩的评价者不是官员或政府自身,而是老百姓。最后,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的支持是所有政绩的基础。因此,本文并不认为政绩观是官员或政府所独有的,而是所有人都会拥有的。
当下也有很多观点认为政绩是行政实绩。但是,我们所称的政绩,并不是简单的行政的业绩,而是社会各种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今天的“政绩”不是行政业绩,而是社会治理业绩。
[5]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 中国国防报. 2007-10-25(01-02).
[6] 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 中国国防报. 2007-1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