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 来源:九三学社四川省委
  • 作者:陈大勇
  • 日期:2013-12-27
  • 浏览量: 828
  几年来,按照九三学社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的安排部署,我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为主线,多措并举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使广大干部成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与时俱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现将我们的经验与体会汇报如下:   开展的工作与取得的成效   一是不断深化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旨在继承我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成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信念。我委把开展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与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履职尽责水平相结合,把短期集中学习和长期全面教育相结合,把民主党派与中共同心同德的优良传统教育与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相结合,着力构建政治交接长效机制。为此成立了学教活动领导小组,领导班子成员分头深入全省16个市级组织和直属组织作学习辅导报告,全省共举行与“政治交接学教活动”相关的各类培训、研讨、学习、辅导、考察等活动87余次,参加社员总数达6230余人次, 先后组织了对中共十七大、十八大等一系列重大会议精神的学习,要求全省社员密切把握国情、省情,把思想和力量统一到中共中央的部署上,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作为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继续、深化和延伸,开展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其核心内容是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10年初,我委举办了“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征文活动”;4月,与社中央研究室共同主办了九三学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南片区研讨会;此后,我委还相继组织各市州机关干部和负责人参观了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展示新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建设项目;开展了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典范杨佳学习的活动,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两个层面紧密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广大成员的高度认同,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推进了政治交接学教活动。几年来,我们还先后开展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发布60周年、庆祝建国60周年暨多党合作制度确立60周年、纪念建党9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通过专题征文、知识竞赛、文艺汇演等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回顾我社与中共团结合作的光辉历程和优良传统,启发广大社员抚今追昔,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和坚定信念。干部和社员共撰写学习心得体会470余篇,内容涵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参政党理论、多党合作历史的研究和感悟。这些活动取得的成效得到了社中央的充分肯定。在社中央常委会上,我委以介绍在抗震救灾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群体为内容,作了《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升华》的典型事迹宣讲;经社中央推荐,我委作为全国省级社组织的唯一代表,以《结合实际 突出特色 初见成效》一文向中央统战部上报了介绍我委以抗震救灾为生动教材,以爱国主义和优良传统教育为途径开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典型材料。2012年社省委被社中央评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国五个先进集体之一。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对各地社组织的自身建设、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是民主党派同  中国共产党保持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有效途径。   二是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将广大干部社员的思想统一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上来。我委从今年年5月中旬开始,在全省各级组织中广泛开展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社省委和各级组织在活动中狠抓基层组织,注重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社省委主委黄润秋,副主委王瑜、戴晓雁、沈光明、罗懋康、刘建军、多央娜姆、刘建明、魏学峰分别到成都、双流、绵阳、乐山、资阳、攀枝花等地进行了活动的督促与指导,实现了主题教育活动的全覆盖。6月17 至18日,社省委领导率机关干部先后到天府新区资阳片区和乐至县陈毅故居实地考察参观,进一步领会省委、省政府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重温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和解放所经历的可歌可泣的奋斗历程,并就区域规划、功能分区、城镇化与工农业发展、文化休闲旅游等问题与有关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两次学习考察,机关干部切身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积极撰写学习体会文章,分别从回顾历史、祝福祖国及结合个人成长史,表达了对“中国梦”的深切认同。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广大干部社员的思想统一到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中国梦上来,统一到了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必须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部署上来。广大干部社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加强,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做中国梦的实践者、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推动者和安定团结政治局面的维护者。   三是开展参政党理论研究。为引导社员从理论的高度深刻认识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巨大优越性,2008年成立了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思想建设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立后多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题思想调研,采用了抽样调查和基层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社员思想态势及主流方向进行摸底,针对活动中广大社员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工作。2010年初完成了《加强参政党文化建设的思考和探索》和《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考与建议——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思想状况调研报告》两篇研究论文,对民主党派如何开展参政党理论与文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2010年4月,与社中央研究室共同主办了九三学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西南片区研讨会,探讨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各项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邵鸿和来自广西、云南、贵州、陕西和重庆以及省内各市级组织的领导和部分论文作者参加了研讨会。研究中心向这次会议选送了8篇质量较高的论文进行交流。10月,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题,参加了省社会主义学院2010年度“中国协商民主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招标;2011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为题,参与了社中央研究室参政党理论研究课题招标,两次投标均获中标,并于2011年底均顺利通过了评审而结项。2012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四川省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研究中心撰写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受到大会的表彰(颁发了证书和奖金);2012年9月,中心成员撰写的论文——《从九三学社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性探索践行同心思想的途径》获社中央理论与社史研究论文二等奖。今年,研究中心《以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助推和谐社会建设》一文被社中央评为优秀论文,其作者被邀请参加了社中央召开的理论研讨会。研究中心每年还将部分优秀作品推荐到社中央和各媒体,多位成员的论文被《中国统一战线》、《人民政协报》、《四川统一战线》等报刊采用。在社中央出版的《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集》中,我委有四篇论文入选。目前,研究中心正在进行社中央中标课题《巴蜀文明的探索者》的研究,并将于年底结束。这些研究工作为我省各地组织的思想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四是开展社史研究工作。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九三学社的光荣传统,社史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优越性。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干部到九三学社的发源地重庆参观民主党派陈列馆、九三学社成立纪念碑;到绵阳九院科技馆缅怀两弹元勋——邓稼先和王淦昌等老前辈的辉煌人生,还在邓稼先在绵阳的故居建立了“九三学社优良传统教育基地”;开展学王选、学杨佳和学历史、读经典的活动;建社65周年时举办社章社史知识竞赛,并为新社员举办社史讲座;为发挥社史资政育人功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社史、社志工作体系,搜集整理了谢立惠、柯召、徐尚志、刘应明、徐僖、罗蜇潭、黄润秋的口述史料,并组织省委机关全体人员完成了5万字的《四川民主党派工商联志·九三学社篇》编纂工作;特别是为使教育具体化、生动化,我委举全省社组织之力,历时两年之久,征集编纂了大型文史丛书—《多党合作在四川》(九三学社卷)。该书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为线索,以我省成员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史料,真实展现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团结合作共建四川的光辉历程,用生动事例诠释了多党合作的必然性、优越性和我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良传统。该书分为发展历程、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抗震救灾、人物风采五个篇章,共计40万字,为一部进行优良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该书于年初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活动从不同侧面勾勒出九三学社所走过的从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到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成长历程,引导广大干部社员追寻我社先辈的足迹,不断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   五是快速应对突发事件。作为参政党的民主党派的新闻宣传工作应如何围绕突发事件期间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作用?在经历了四川5.12和4.20两次抗震救灾后,我们对民主党派机关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应对突发性重大危机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和认识。首先是建立应急机制。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发生时,宣传思想工作和信息传播量会呈现爆炸性的增长,此时宣传部门人手不够、力量不足是一种常态,必须在机关内整合力量,从其它处室抽调人员充实宣传部门,成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宣传信息组以展开各种应急工作。两次灾情发生后,社四川省委快速反应,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宣传信息等若干工作小组,宣传信息组设在宣传处,由各处室抽调人员组成,并立即以多种方式和渠道,全方位、高密度地展开宣传报道和信息收发工作。其次是及时引导,把握正确导向。每当突发性重大危机发生时,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人们的心理会受到巨大冲击,党派成员的思想往往也陷入盲区,如果处置失当则会影响到参政党职能的发挥。为此,及时引导广大干部成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负面影响,确保成员思想的稳定显得至关重要。宣传工作应该力求以最快捷的速度、最真切的文字、最质朴的情感,向干部成员传递中共中央、地方党政部门的声音,传递事件的进展情况,传递民主党派的举措和行动,努力唱响主旋律。如4.20地震发生的当天社省委就迅速下发《关于切实做好“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的紧急通知》以确保把广大干部、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并要求各地社组织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有序地投入抗震救灾,从而在全省社组织内营造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的舆论氛围。此外,还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方面,达到唱响主旋律的宣传效果。两次抗震救灾期间我们采取了4种宣传方式。一是每天编辑一期抗震救灾工作简报。5.12期间编发了40期,各类文章200余篇;4.20期间编发了27期,各类文章100余篇。被《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团结报》、《四川日报》等新闻媒体采用近80余篇。二是编发书刊,全面深入地展现各地组织和成员的抗震救灾事迹,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如5.21期间编辑了《灾难中挺立的九三人》一书,在社内外发行了400多册;在社讯上开设专栏,以通讯、人物特写、照片、图表等各种形式报道工作进展情况。该书荣获省政协优秀文史资料图书一等奖。三是制作抗震救灾大型展板,图文并茂地直观地展现各地组织和成员抢险救灾的场景。四是充分利用网络覆盖面广,转播迅速的功能。在网站上开设抗震救灾专栏,发布各种信息,并通过网络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社组织的信息,使我委与领导部门、平行部门和所属部门实现了零时间、零距离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总之,丰富多样的方式,突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主旋律。 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的建议   一是宣传思想工作缺乏理论研究的有利支持。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有关新时期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参政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需要,使得宣传思想工作大都限于口号和文件的单向灌输,比较空洞,说服力不强。为此,要提高成员们用科学理论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没有理论上的成熟,就没有政治上的坚定。实践对理论的急切呼唤,要求统一战线有关方面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加强理论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际,结合党派工作的实际,组织力量钻研理论、掌握理论、创新理论,为增强广大民主党派成员的“三个自信”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学理支撑。   二、宣传思想工作的成效缺乏评价体系。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宣传思想的实效如何?缺乏衡量的指标。一种很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学习什么,认识到什么,解决了什么思想问题,于是思想教育取得了什么成效。”既以思想状况检验思想状况,从主观到主观,处于一种首尾合一,闭路循环的状态。显然,这种衡量指标缺乏客观性、科学性和可信性,使得宣传思想工作多年来一直给人一种虚幻、空泛、不着边际的感觉,即便有写了多少篇文章、听了多少场讲座、开了多少次会议,学了多少份文件等“硬性”指标,但这也只能说明宣传思想工作开展的数量而非工作的成效。正因为宣传思想工作缺乏科学的成效评价体系,所以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多年来在方法上显得单一、僵化和乏味,大大影响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此,要建立一套客观的宣传思想工作成效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思想教育工作是否取得成效,成效有多大,应有一套客观的标准去衡量和评价,我们认为可将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衡量宣传思想工作成效的标准,一看成员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是否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在重大的政治事件中能否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作为;二看他们在本职岗位上是否认真工作,奋发向上,勇于创新,建功立业;三看成员是否有参政议政的热情并提出高质量的提案、议案或意见和建议;四看其是否认真履行成员的义务,珍惜民主党派组织的荣誉,积极参加党派的基层组织生活和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   三、亟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宣传思想工作政策性、理论性和时效性很强,相应的工作量、难度和压力很大,从而对从事宣传思想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素质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在同一机关里大多数人不愿意到宣传部门工作,已经在宣传部门工作的人员大都也有畏难情绪。这很不利于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宣传思想队伍。为此,要把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宣传思想队伍摆上领导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注意培养一批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较高,责任心强,踏实肯干的同志从事宣传思想工作,支持和鼓励他们施展才能,研究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不断地开拓创新。此外,在人数的配备上要足够,工作条件上要提高,工作经费上要保证,在干部的任用和提拔上要优先,从而营造出一个人人乐意从事宣传思想工作的良好氛围,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