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4日

浅析弘扬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相关性

  • 来源:社省委宣传处
  • 作者:陈大勇
  • 日期:2012-07-14
  • 浏览量: 854
  概要:本文分别从爱国、民主、科学三个方面分析了九三学社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相关性,认为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的精神实质完全融入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外延之一,由此得出弘扬我社优良传统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具体作为的结论,并进一步就九三学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出了个人观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战略任务。这一体系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所创立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来创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而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是在其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积淀而成的追求和价值观,它具有爱国、民主和科学的品质。从产生、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内涵上不难看出,九三学社优良传统的精神实质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外延的一种价值观。   一、优良传统的爱国品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基础,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因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而爱国主义是九三学社优良传统的固有品质。九三学社的创立就是以爱国为结社主旨,救国救民就是一切主张与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九三学社的前辈们始终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责任感,探索着如何以“知识救国”、“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以许德珩、梁希、潘菽、褚辅成、税西恒、金善宝、涂长望、干铎、谢立惠、李士豪等为代表的九三学社的创始人,都是在爱国主义思想驱使下走上革命道路的,他们发扬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在重庆发起了主张“团结民主,抗战到底”的民主科学座谈会,即后来的九三学社。座谈会成立后,就主动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去,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倒退而斗争。解放战争期间,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爱国民主运动,并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建立新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积极参加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运动,走上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邓稼先、陈芳允、程开甲等一批老前辈满怀爱国热情,放弃海外优越的条件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用科学报效祖国,为祖国的强大作出了卓越贡献。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近年来,九三学社开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广大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体会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切身感受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国主义的理想才能化为美好的现实,从而进一步树立了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共同理想,全社上下的意志和力量空前凝聚,越来越多的社员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中。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贯穿九三学社历史的一条主线,其刻有爱国主义精神烙印的优良传统完全契合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二、优良传统的民主品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所在。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凝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概括。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九三学社与生俱来就具有追求民主的精神。其前身民主科学座谈会就是九三学社的创始人为响应中国共产党“结束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而成立的。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成立宣言》指出:“中国今日,舍和平团结,实无救济之策,而和平团结之能实现否,端赖民主宪政之实施,故政治的民主与宪政之实施,实为救国之要着,本学社同人,愿在自己岗位上,作此种问题之努力,促其实现。”在以后的民主革命运动中,九三学社矢志不渝地践行了自己的这一宣言。在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悍然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国内战的时期,九三学社坚决同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不承认国民党反动派召开的伪国大和所制定的伪宪法,积极参加了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九三学社成员不顾国统区的白色恐怖和镇压、迫害,联合当地民主势力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而英勇斗争,一些成员还付出了生命代价,和共产党人的血流在了一起。进入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九三学社积极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进行了不懈努力。正如周恩来曾经说过的:“九三学社在民主运动中起了很大作用。”由此可见,九三学社与生俱来的追求民主的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内涵是相符的。   三、优良传统的科学品质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所求。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党,聚集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杰出的科学家,崇尚和奉行科学是其固有的品格。严济慈先生1933年3月在《大公报》上发表的《科学是国际的吗?》一文中说,“中国尚无现代科学,更无现代的物质科学。……我们黄帝子孙,有悠久的历史、高等的文化,与深邃的潜势力,……对于各种科学,自当有我们特殊的贡献”,号召中国青年要“努力起来建设中国的科学”。建国伊始,九三学社热烈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提出了“向科学大进军”的口号,广大社员以科学报效国家的热情集中迸发、凝聚升华,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勇攀高峰,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周培源在科学和教育的园地上辛勤耕耘半个多世纪,在广义相对论和湍流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许多重要成就;严济慈在压电晶体学、光谱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是我国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即使在“反右派”到“文革”的20年间,许多社员身处逆境,也忍辱负重,默默无闻地以科学报效祖国:黄汲清创建了“陆相生油论”和“多期多层含油论”理论,并根据这一理论,与李四光、谢家荣等人大力推动全国性的石油普查工作,奇迹般地探明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的帽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为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成功作出了卓著贡献,1986年,他们作为我国核武器的主要研制者,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被誉为“两弹元勋”。在新的历史时期,九三学社大力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发挥科技人才集中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弘扬科学精神,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在科学技术界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王选、黄昆、闵乃本、师昌绪、谢家麟等以崇尚科学报效祖国的情怀,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灵魂在九三学社所崇尚和奉行的科学精神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正如许德珩主席所说的那样:“社曾经参加了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进一步地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而斗争。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生长起来的、爱祖国、爱人民、追求民主与科学的知识分子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的必然归趋。因为,在我们伟大的新中国里,真正要求民主的必然归趋于社会主义民主,真正追求科学的必然归趋于革命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爱祖国、爱人民的必然归趋于无剥削、无贫困、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传统的精神实质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是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外延的一种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民主党派价值观中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弘扬我社优良传统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作为。进一步而言,我们应将弘扬我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切入点,同时要将弘扬爱国精神作为着力点。因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将弘扬爱国精神作为着力点,就必然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这正是我社近年来开展的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