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为了大地的安宁——记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黄润秋

  • 来源:社省委宣传处
  • 作者:周图伽 李述伟 陈大勇
  • 日期:2008-01-28
  • 浏览量: 857
“让大自然按照我们的意志收回灾害,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老百姓过上平安快乐的日子。”这是我国年轻一代杰出的地质学家黄润秋孜孜以求的事业目标和人生境界。为此,他风雨兼程二十余载,甘苦自知。 黄润秋,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四川省副主委。专长地质工程及土木(岩土)工程,尤其擅长大型工程地质(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及重大地质灾害预测预报与防治。至今,他已先后主持参加过包括长江三峡工程在内的我国西部30余项重大水电、交通建设工程和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和技术咨询,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问题,创造了重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累计上亿元。同时,他还主持和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项目,国家“七五”“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部级重大、重点科技项目等高层次项目近20项。因在工程地质方面的出色工作和非凡成就,他屡次获省部级和国家级奖项。其中包括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我从未认为危险有多么可怕 水文地质工程是干什么的?黄润秋给出了一个答案:修理地球,驯服大自然。 然而,为了寻找这个看似轻松简单的答案,他从青年时代就奔走在地质科学崎岖坎坷、布满荆棘的道路上,他信念坚定,目光灼灼,不屈不挠,从未停歇。 1979年报考大学时,儿时“成为一名工程师”的理想使黄润秋选择了有“工程”二字的专业。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中午,大学录取通知书飞来了。黄润秋拆开信封,屏住呼吸,当“成都地质学院”几个毛体大字跃入眼帘时,他蹦了起来,录取专业“水文地质工程”;贺信上写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几乎折断了他飞翔的翅膀:离开家的头两天,妈妈在缝纫机上为他赶制新衣,突然多年的高血压发作了,脑血栓把她击倒在地。懂事的黄润秋彻夜守候在病床前,看着昏迷不醒的母亲哭着说,我不去读书了,要等你病好醒来。他在母亲病床前长跪不起…… 刚满16岁的他,被亲人连劝带说地推上了去县城的公共汽车,一根扁担,一头挑着铺盖卷和洗脸盆,一头挑着比他年龄还大的旧皮箱,心里装着对母亲的牵挂,黄润秋孤身踏上了求学路。 在成都地质学院的本科四年,他的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大三开始接触专业知识,参加实习后,他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学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青藏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质现象,很多国际专家都到中国来研究青藏高原。我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被强烈地激发了,很想把自己学科内的各种问题弄清楚。”为了这个“弄清楚”,1984年~1990年,黄润秋从研究生到博士生毕业经历了整整七年的野外生活。这七年使他对投身工程地质事业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即使后来在地质勘探与考察中遭遇更大的危险,他都能够从容淡定,并且在滑坡灾害中极有气度地指挥救援。 他在工程现场经历了多次死里逃生:从马背上掉下来,险些摔下数百米深的峡谷;由于痴情于地质调查,直到数十响开山炮在离他仅十余米的距离爆炸才把他从忘情中惊醒;从山上掉下的石块儿擦着他的脑门飞过,好在是同伴的一声惊呼救了他……他有一份面对危险的自信与大气,“我似乎没有认为危险可怕过,当我漠视了它,它就不存在了。” 现在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黄润秋依然保持每年3个月以上的野外工作。长期以来,他几乎没有节假日,没有寒暑假,每天常常从早工作到深夜一、两点钟。理工学院的老师都知道,晚上最后熄灯的房间肯定是黄润秋的工作室;夜晚巡逻的保卫也知道,深夜一个人走在寂静的校园路上,匆匆往家属区赶的往往也是黄润秋。为拿出对某电站大坝稳定性的数值分析,他泡在计算机房长达3个多月。由于当时学校计算机是电子管式的老机器,长长的纸带几乎堆了一屋,他只好趴在地板上分析计算。有时回家已经睡下了,想到一个问题要重新计算,他又马上返回计算机房。 女儿3岁前都不怎么认识他。女儿长大后,当他整理行李出差时会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你又要爬山去了?”他点头微笑,女儿也笑。目光交汇处,是理解。 我要证明自己能爬上每一座山 2005年1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丹巴县城建设街西南侧出现变形,2月15日开始滑坡,变形加剧,2月21日上午,上百吨沙石加速滑下,呼啸冲向县城街道,20余间居民房屋被冲毁,街道被迫中断。如果发生整体瞬间下滑,将危及4900多人的生命安全,丹巴县城可能在一瞬间被埋。 素有“美人谷”芳名的丹巴面临着灭顶之灾。 危急关头,以黄润秋为首的成都理工大学专家冒着随时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火速从成都赶到防空减灾最前线,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智慧成功地指导和组织该滑坡的抢险救灾工作,他们实施了千元堆载,锚索加固和后缘防水应急治理工程,使滑坡体趋于稳定,为打赢“丹巴县城保卫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放眼西南这片神奇的土地,群山连绵,河流如带,但这里也多发地质灾害;精明的地质学家们洞察处这美丽的背后“暗藏”的杀机。由于受青藏高原持续隆升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形成了巨大地形坡地带,构成了我国大陆地形从西向东渐降的特点,这里频发灾害的原因就是高边坡失稳导致崩滑,这种灾害规模大,机理复杂,防治难度高,是西部大开发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结合西南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黄润秋和他的科研团队就开始了对高边坡稳定性评价与灾害防治分析技术与方法的探索与开拓。 2001年来,黄润秋带领的成都理工大学课题组重点开展了对自己创新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工作。近三年来,先后又承担了不同领域近20项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其灾害防治课题,并形成了这一领域的主要技术流派,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推动该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2006年1月,北京,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他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将接过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证书。这个奖代表了以其为首的成都理工大学三代学者在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问他,怎么会对这么艰苦、这么危险的工程地质有如此大的热情? 他答,那是认定了它的价值后作出的选择,已经是信仰了,信仰远远高于危险与艰苦。大学时代师从张倬元教授,他忘不了恩师对他未来人生方向的指导;青年时代奔赴青海拉瓦西七年,他忘不了在这个人生事业的课堂里,很多同行、老前辈激情投入默默奉献,有的甚至为之付出生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我的成绩与信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那些影响我的人。”谈及回忆,他明显语速加快,随后却是久久的沉默不语。 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不断地战胜自己吗?站在山巅,黄润秋体验着山高人为峰的快乐。但他也知道,身后还有更高的山等待着攀登,脚下所踩的,还有西部地质事业未拓的荒原。 总之,为了信仰,为了大地的安宁,他一直在探索,在攀登,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