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成都市委机关支社社员、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律师、一级建造师林宇航反映,《中国制造2025》指出,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应注重创新驱动,突破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要加快发展一批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设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一大核心,中国已陷入空前的机器人热潮中。目前,中国已有500多家机器人公司。“几乎每周都有四五家新的机器人公司出现,就连有些县也在搞机器人产业园。”;近期在成都举办的全国残运会上,电子科技大学的机器人研发中心也初露锋芒,频现亮点。
但同时,省上乃至全国机器人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包括行业标准缺失、法规相对滞后、产业化政策支持不足和高端技术人才缺乏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机器人产业自身的健康快速发展。面对下一步发展,结合省上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比较优势,就进一步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之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在国内、国际机器人产业的竞争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规范管理,制定地方机器人行业标准。
在我国,国家和地方尚未颁布各种工、农业机器人相关的管理法规,制备技术标准不统一,各成体系,标准管理体制不完善,缺少整个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倡导者。在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率先制定行业标准,必将抢占整个行业发展的先机,从而引领整个行业发展。
建议省委省政府可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由省工信委、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组织省机器人重点科研、应用和产业化单位及有关专家,成立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化标准化工作小组,通过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机器人制备技术标准体系,规范科学管理与质控方法,使机器人产业化技术更加标准化,进一步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升省上机器人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在国家法规滞后于市场发展的情况下,省上可创新监管模式和政策,借鉴上海的试点经验,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
二、加大产业化政策支持,推进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
省上对机器人研究及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相对不够,目前机器人研究与产业化的投入主要来自于企业自身。由于政府投入资金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省上机器人研究和产业化的资金来源,不利于机器人研究产业化进程的推进。
省上可根据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特点及阶段,由省发改委牵头,联合省科技厅和省经信委,研究制定更大支持力度的机器人专项产业化政策和可操作、可执行的“引导基金”,建立多层次的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投入体制。对机器人的研发和产业化的财政投入要区别于现行的项目制和科研投入机制,建立长期投入机制,出台具体的投入办法和回馈机制,鼓励支持机器人优势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平台的投资和建设,切实推进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一步推进机器人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三、培育壮大优势核心企业,发挥先导作用。
省上可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支持核心企业做大做强。
一方面,在全产业链打造上,可由省经信委牵头,联合省发改委,依托省上机器人龙头企业,建立机器人产业化发展基地,形成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促进高效机器人产业链的构建,进一步增强形成国内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优势的机器人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在税收支持上,可由省国税局和省地税局牵头,在保证机器人骨干企业在依法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基础上,鼓励机器人企业开展新技术和新工艺开发,制定实施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稳步推进机器人骨干企业再发展。
四、统筹规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机器人产业作为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其产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目前,全省范围内从事机器人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人才数量相对较少,从业人员的总体水平与国内的北京、上海、广东和深圳等发达省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机器人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改变省上当前机器人行业人才资源相对不足的现状,可由省委组织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在省 “百人计划”上侧重向机器人领域的人才倾斜,也可出台具体的机器人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办法,引进一批适合本省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拥有国际视野的高端研究性人才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应用性人才,建设全国机器人人才高地,从而在激烈的机器人产业竞争中赢得竞争新优势。
当前正处于“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重要的“窗口期”,笔者建议省委、省政府从省上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进行研判,充分发挥省上已有的机器人产业基础优势,紧紧抓住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对于机器人产业这一新兴高端产业进行积极地规范、支持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