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关于有效组织我市灾区群众参与对口援建协调服务和恢复重建工作的建议

  • 来源:社省委研究室
  • 作者:九三宣
  • 日期:2008-08-05
  • 浏览量: 766
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工作重心已由抢险救灾转向全面恢复重建上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热情关怀下,全国各地和省内兄弟市县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对口援建的省市更是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援助我们重建美好家园。同时,重灾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号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不等、不靠,从地震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迅速开展互助自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新家园,展现了灾区人民勤劳质朴,自强不息以及豁达向上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大多数灾区的县乡干部群众在与对口援建各省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中,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兄弟般的感情。但是也不排除在局部区域以及个别少数群众中,存在等、靠、要思想,躺在受灾救济的温床上,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甚至视对口援建和别人的帮助为理所当然。有的趁对口援建单位在当地招工或以工代赈的机会,对工资报酬的要求一涨再涨,据说最高的临时工价位已喊到120元/天;个别建材经销商和砂石老板向对口援建单位漫天要价等等,严重影响到我们在恢复重建中的形象。另外在对口援建的协调服务方面,援建单位在当地的用工,仍主要是自行招聘,当地县(区)、乡镇有关部门缺乏有效地组织调配,而且所招聘的劳务工大多缺少应有的知识和技能。这些情况,虽然只是局部和个别现象,但它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可小视。恢复重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在全国人民面前,始终保持灾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勤劳朴实的良好形象和团结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面貌,对于争取和赢得更多支持和帮助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做好对口援建的协调服务工作。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按乡镇或村组建制,尽快将灾区群众有序地组织起来,投身到对口援建的服务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去,变零星分散为集中有序,变自发应聘为有组织对接。在灾后重建中,当地群众是主体,要发挥好灾区群众的主体作用,需要适当地组织和有序安排与对接。通过动员灾区群众有组织地参与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还能促进灾区群众相互学习和交流,使其更加明白,恢复重建不仅是政府和援建单位的事,更是老百姓自己的事。在组织形式上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阶段和重建工作实际成立“青年突击队”、“预备役突击队”、“互帮互助组”、“妇女服务队”等等。还可以按劳动者的特长组建专业队伍,主动配合援建单位,搞好灾后重建工作。并在重建工地上主动打出旗号或横幅,形成热火朝天的共建场面。 2,充分利用暑假期间部分空闲的教学资源,争取外地师资力量的支持,搞好受灾群众的技能培训工作,为恢复重建和生产自救,以及就业、创业和从业储备较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在恢复重建中,农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自救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各级教育部门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间的教学资源,举办业余技校、夜校等,组织受灾群众开展实用技术、技能的短期培训,让更多的灾区群众在短时间内学到一些实用技术,提高劳务工素质,增强人力资源方面的市场竞争力,为下一轮的全面重建和产业发展打下人力资源基础。师资力量的组织,可以广泛动员本地力量,也可以寻求外援。 3,尽快制定涉及重建方面的价格体系政策,编制指导参考价目。针对当前在对口援建中,出现的劳动力价格和建筑材料价格的随意无序现象,建议政府加强调查研究,规范对口援建所涉物价和劳动力成本价格,制定相应的参考价格标准一览表,向各援建单位公开,并主动设立监督举报电话等。对灾后重建中急需的原材料价格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对本地灾区群众参加重建和援建的,要鼓励他们常怀感恩之心,在工资待遇上不要提出过分要求,让援助省市的人民知道人识大体、重大义、顾大局、知恩图报,在全国人民面前充分展示良好的形象。 4,将对口援建的协调服务工作,投工、投劳的组织化和有序化纳入各级各部门全年恢复重建目标考核内容。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中,迅速掀起“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共渡难关”的热潮,如:在重灾区恢复重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适时颁布“禁麻令”,尤其禁止在公共场所或建设工地附近打麻将。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氛围。 5,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大力宏扬灾区人民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勤劳淳朴、豁达向上的优良品质和良好精神面貌以及正确的主流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