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出台,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但是,由于部分地方政府特别是农村基层政府普遍存在的完成(上级)任务式的政绩化执政理念,加之农村涉及面广、问题多,新农村建设又是在长期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我国行政管理贯性的框架下运行的,使得近年来部分地区新农村建设在推行过程中带有浓厚的政府自编自演、城市化的、示范政绩式痕迹。这些地区存在着如下八个典型误区:
误区一、政府主导、难以持续。
调研表明:大部分县、乡在新农村建设中,都是先选定一个或多个有基础、有特色、易引起关注的点,然后拿出一笔政府资金(财政、项目投资),成立一个班子(临时性)或指定某几个关联、承担部门,在一个较短时间内轰轰烈烈地进行显眼的新农村建设工程而且迅速取得显著效果。接下来就是向上报成绩、要支持(资金、政策),向外搞宣传、总结经验,静观上面政策风向以决定未来动作。可见在这样的新农村建设中,基层政府既是导演、又是演员,钱要政府出、规划政府定、工作由政府安排。作为本应是主人的当地农民却相对消极、被动(甚至个别地区被迫)地跟着沾点好处、换换生活生产环境,“闹腾一阵后再说吧”是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心态。典型吃饭财政的地方基层政府既不可能有钱、也不可能有人去持续、大面积地进行新农村建设。
误区二、装扮亮点、点难带面。
新农村建设中各地几乎无一例外都采取“以点带面、示范推进”的措施,出于干部制度上的任期制和政绩考察的阶段性,基层政府、官员不知不觉中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从选点上、资金上、宣传上、对口部门扶持上、领导主抓上,都较为明显地体现了“毕其功于示范点、尽快出成绩、集中精(财)力打造亮点”的建设思路。这样定点轰炸、打磨亮点的新农村建设往往“热闹一阵、参观访问”,很难持续、大面积推广下去。
误区三、模仿城镇、农民难适应。
在新农村建设中,最有可能出现的一个误区,是将已经流行于中国城市建设中的种种弊端以农村城市化为由扩展到农村,把新农村建设看成是简单农村城市化与现代化,有可能使新农村建设运动成为新一轮破坏农村生态文化的运动。同时,很少关注在这样的建设巨变过程中因环境、生活及生产方式的改变可能带给当地农民的巨大冲击和不适应,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惯性以及其自身素质的限制将在相当程度上限制其“空降式”地参与、接受、保有这样的“城镇化新农村”,正如调查中许多农民激愤所言“新农村、新农村、修路造房再亮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外面空架子、里面烂摊子。”。可见这样简单模仿、复制城镇的新农村建设很难让农民响应、适应。
误区四、运动为主、产业未兴旺。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其中农业产业成型、农民增加收入、农民主力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而调查显示:目下许多地方进行的新农村建设是在政府、关联企业等外力推动下的基本由政府单方面选点、设计、投入、验收的“快餐化”运动式的,明显带有尽快完成任务、作出成绩的政绩工程。作为其依托的农业产业化并未随之得到引导、助推、发展,这使得新农村建设本应有的“农民的生产环境改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成为空谈,新农村建设也就几乎只能示范、运动一阵,很难持续、推广。
误区五、从业艰难、新村多闲。
本来农村有限的土地、低效的产业、软弱的消费就使得大量的劳动力无业可就,原来部分留守农民还依靠自己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居住生活环境在房前屋后地开展一些庭院种、养经济活动产生部分收入、降低生活成本。而现今进行的以“土地整理、路房亮化”为主的新农村建设在将村民聚集起来给他们一个新的居住、生活环境(村民也承担部分费用,他们往往因此负债)的同时,也使他们与耕地远离而导致耕种成本上升、困难加大,原来的庭院经济也几乎被摧毁导致生活成本拉高。新农村建设在农业产业化、农民就业化方面的相对缺失使聚入新村的农民们从业很艰难、反而更易诱使他们成为游手好闲的非农(民)非城(镇)人。
误区六、新房旧人、村风欠文明。
由于许多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服务;重物件、轻人情;重示范、轻持续”的急功近利现象,使得那些有幸被选中或被动被指定的村民们突然空降式地入驻“改天换地”的新农村。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关注的是选点、筹集资金、确定建设模式等“大”事情,也创造性地运用了土地整理、城市建设、工业区配套、乡村旅游等模式服务新农村建设并取得前期良好效果。但对于村民如何在心理上认同接受、在生产生活上适应、在行为上持续协调支撑新农村的问题却几乎没有着力。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漂亮的房子、宽敞的行路、统一的村落里总是难见有社区观念、公民意识、环境尊重的村民?反而常见混乱原始的屋内设置、粗俗的抱怨、闲游的人群、阵阵的麻将声。新农村恰恰缺乏最关键的要素—--村民在素质、观念、情感、行为上的支撑,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引导、构建相匹配的村风文明。
误区七、社会保障、尚未配套。
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并有相对经济基础的新农村要能真正成型且可以持续下去,必须首先在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发展原始基础支撑方面得到构筑。而目前大部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都还未能、甚至未考虑就此有所行动,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救济性医疗保险和服务、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等还未得以施行,也缺乏相应的匹配和保障条件和政策措施。缺乏最基本的底线保障的村民们是极端脆弱的、经不起多少动荡折腾。集中迁居后除了背负相对巨大的屋建、配套设施开支外,耕养成本上升、庭院经济收入消失、生活开支巨大、群居攀比压力增加,使得他们未来面临巨大的风险,尽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新农村长治久安、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前置条件。
误区八、小农依然、组织化程度低。
传统农业的单家独户式互不合作、分散经营,使得广大农民在农副业经营和外出务工中缺乏规模效应、产出收益水平低、权益维护能力弱、谈判竞争地位低、抗风险能力差。既缺乏基本的生存、生活权益自我保护能力,更谈不上良好、稳定的就业、经营、收入了。而新农村建设将使农民更加离开土地(距离上、观念上、产业上)、离开自给自足的原始分散生存状态,这就需要广大农民组织起来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产就业方式。目前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中基本上忽略了农民组织问题,农会、农协会、农基金等自治组织即未得到基层政府认同、尊重而引导建立,少数地区建立起来也力量极弱、覆盖面小。这将为新农村建设的和谐、可持续推进留下巨大的隐患。
综上,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远性的宏大的系统工程和复杂的历史任务,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培养生长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上述的误区,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可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