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发展现代农业 托举腹心地区 助推成渝经济区可持续发展

  • 来源:九三学社四川省委
  • 作者:九三宣
  • 日期:2012-01-10
  • 浏览量: 950
  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区主要包括四川的内江、资阳、遂宁三市,重庆永川、铜梁、潼南、大足、荣昌等丘陵地区。该区域人口十分密集,人口约1500万,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粮食产量占60%以上,是川渝粮食、大宗经济作物和生猪、家禽的重点产区。农业总产值占川渝两地5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占40%左右,是川渝两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核心地带,对于成渝经济区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战略保障作用。   但由于种种原因,该地区大多数市县还没有摆脱“农业大、工业弱、财政穷”的困境,在成渝经济区中处于薄弱环节,面临着“地域上腹心,发展上边缘”的尴尬局面。随着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实施,各种发展要素势必向“双核五带”集聚,腹心地区将很有可能进一步被拉开差距,沦为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凹陷地带。能否托举成渝腹地,推动“中部崛起”,将成为成渝经济区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为此,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九三学社重庆市委联合开展了专题调研,我们认为,要实现腹心地区的发展振兴,其关键在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为此建议,抓  住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的历史机遇,以成渝两个特大城市为依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把握“定”、“基”、“破”、三个关键,推动腹地崛起,为成渝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一、立足“定”,明确发展定位,争取政策扶持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双核五带”的空间布局,处于腹心地区的各个二线节点城市尽管拥有“双核”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却不能真正融入“双核”经济,不能分享“双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为此,我们建议,要抓住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施的机遇,明确腹心地区在成渝经济区发展中的定位,并根据定位制定和争取相关扶持政策。   一是将腹心地区建设成“一个中心、三个基地、多个核心示范区”。“一个中心”即成渝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三个基地”即成渝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障基地、国家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和保障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基地;“多个核心示范区”即:以建设国家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中心,立足现有资源,建设蔬菜、畜牧、水果、水禽、休闲旅游等若干特色农业核心区充分发挥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利用“双核”辐射叠加效应,建立辐射西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农业大市场,将腹心地区打造成为成渝经济区的“米缸子”、“菜篮子”和“耍坝子”;加强与国家和省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建设农业教育、科研、科技推广等若干农业科教核心区。;以提升农民、农民工素质为出发点,建设丘区教育现代化实验区。   二是强化项目和专项政策对腹心地区现代农业的扶持。   建议两地党委和政府联合争取国家项目投入腹心地区。在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制定关于工业反哺农业的专项政策,建立农业补偿基金,加大对腹心地区农业补贴的力度。   三是积极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验,激活农村生产要素。争取国家出台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同等权益,打破“二元”土地制度,实现“同权同价”。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房屋流转、“三权”交易平台,建立健全“三权”融资价值评估体系、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以担保、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农村金融政策支持为重点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风险防控体系,促进农村产权市场发展。 二、做实“基”,扎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基础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既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基所在。因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影响和历史欠账等多方面原因,腹心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还十分薄弱,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性改变。特别是腹心地区缺水严重,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已成为制约腹心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我们建议,切实加强腹心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一是把水利工程建设放在首位。充分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加速各大型水利设施建设进度,探索联合共建共享区域性大型水库以及提水工程的工作机制,积极建设国家跨省市农业水利合作示范区;大力加强小(一)、小(二)型水库以及农村山坪塘建设整治力度,通过管网将各小型水利设施连接起来,就地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建立农区高效集雨节水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应用节水专项研究成果,在干旱地区建立有一定规模的高效节水综合技术体系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科技自主创新成果在生产上的应用成效。   二是切实加强区域公路网络和农村公路网络建设。一脉活则全身活,要按照物资畅流、人才对流、技术互流,带动生产要素有效流动的需求,加大公路路网建设,细化建设腹心地区各市县间的高规格公路网,缩短互通时间,加强交通节点工程建设。同时,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村通”油路项目建设,提高补助标准,建立运营维护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出行条件,活跃农村经济。   三是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对农业基础设施贷款实施优惠利率和财政贴息政策,配合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对项目建设贷款贴息争取力度,鼓励农业企业贷款建设与其生产经营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并充分利用好各级财政支农资金的导向作用,健全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国家、集体、农民和社会各界多渠道投资体系,引导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积极投入和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捆使用支农涉农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提高金融部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完善信贷担保机制。 三、强调“破”,突破行政区划约束,统筹规划,联动发展   长期以来,明晰的行政区划、隶属关系和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的追求,严重约束了两地的协调统筹发展。成渝行政“分家”更是使得腹心地区各市县更多处于“防范”、“对比”甚至“敌视”之中,导致彼此争抢资源、争抢投资、重复建设、互相制肘。腹心地区各市县历来山水相依、历史同源、人文相近、经济相融,区域之间既是竞争关系,更是合作关系。互斗则双亏,合作则共赢。为此,我们建议,突破行政区划的禁锢,通过组建经济协作区的形式,统筹规划布局产业,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让优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实现共同发展。   一是统筹规划,促进区域融合。目前,腹心地区各市县都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产业,在整个西南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比如安岳的柠檬、潼南的蔬菜、荣昌的畜牧、隆昌的水禽等。建议腹心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要遵循“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发展”的规律,统筹规划布局,促进区域间相互融入,从而实现区域经济大融合、大发展。   二是科学布局地区产业,拉长和做大农业产业链条。根据腹心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本区域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加以扶持和发展。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按照“农业生产园区化、农业发展产业化”的思路,完善“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农产品加工特色基地(园区),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大力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建立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导企业在质量控制、精深加工、循环利用、品牌创造上狠下功夫,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联合规划运作以市场为核心的猪、禽、蔬、果的“田头----餐桌系统”,把各自的农校对接、农厂对接、农超对接,努力升华为“产销对接”成渝合作示范区。   三是建立腹心地区市县联动机制。成立由四川、重庆两地政府代表和有关地方政府代表组成的腹心地区统筹发展的协调联动常设机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共商合作发展。腹心地区各市、县要建立起涉及财税、规划、建设、工商、农林、执法等多部门的全方位联动机制,实现腹心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整体管理、共同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