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 来源:社德阳市委
  • 作者:九三宣
  • 日期:2008-04-01
  • 浏览量: 1886
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已运行一年了,我们组织社员成立了专题调研小组,从六月开始历时近1个月,深入到什邡市的农村中小学调查并走访了相关部门,对我市实施新机制的情况进行了解。具体情况如下: 一、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什邡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94所(含村点校),其中:高完中4所,职业中专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86所;义务教育阶段学生40420人,其中:小学25637人,初中14718人,特殊教育学校65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有教职工2974人,其中离岗待退人员439人,专任教师2475人。实施新机制后什邡新机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保障资金足额到位,国务院、各级政府文件精神和“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中央惠民政策受到了广大人民,特别是学生家长和学生的普遍拥护和欢迎。 二、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初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新机制的实施,对于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与公平,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实施新机制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具体情况如下: (一)办学经费保障不足。 新机制实行后,虽然政府按“一费制”标准对办学经费给与了保障,财政补助的公用经费仅能基本维持学校日常运转,很多支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主要表现在:第一、校园绿化、美化、小型维修资金紧缺。第二、学校电化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实验仪器等教学设备的维护资金少,更不能满足更新和增加的需要。第三、学校水电费用高,负担吃力,例如现在学校推行旱厕改水厕,已实施改造的学校却因为水费负担过重,无力保证水厕的正常使用。第四、学校工勤、保安、代课教师经费开支没有来源。 (二)教师待遇急剧下降,学校管理难度加大。 新机制实行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一切服务性收费一并取消。学校无力负担原要求自行解决的津补贴和教师奖金,教职工收入出现一种“挑水式”的急剧下降,经测算,城区中小学教师人均收入将减少6000-8000元,农村中学将减少4000-6000元,农村小学将减少3000-4000。教师收入的下降不仅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情绪,也造成了奖惩乏力,使学校原已制定的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形同虚设,削弱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力度。 (三)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矛盾突出。 学校和教师按部颁课程设置标准“严格打表”,不再上早晚自习,不再搞课外辅导,较之过去,学生拥有的自由时空陡增,低水平的公用经费不足以为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却成了家长和社会普遍头痛的一大难题。 (四)历史债务难以化解。 在“普九”过程中,部分学校由于基建、购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形成了一些债务,目前,经省财政厅认定的“普九”债务就达1483万元,学校根本无力偿还。 三、当地政府针对新机制的实施采取的措施 针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市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具体做法是: (一)认真学习新机制政策,认清形势,防止悲观情绪的产生。 新机制是从2006年开始,分年度、分地区逐步实施。2006年和2007年是推广阶段,从2008年开始将会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到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全部落实到位。可见生均公用经费的短缺在目前看来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随着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将会逐步得到改善。 (二)配合新机制的实施,按相关政策对教师待遇给予保障。 什邡财政及时对教育的预算支出项目和标准进行调整,对政策性的各种人员支出给予全面保障,并对“普九”学校的工勤人员、保安、代课教师经费给予了一定的保障,减轻了学校的负担,稳定了教师队伍。 (三)强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教育局按要求筹建教育核算中心,结合金财工程实施,从强化部门预算约束力度,加强支出管理,加强票据和收入管理等方面完善管理措施,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四)建立完善教育系统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针对教师收入下降的问题,建立起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将考核与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分别对校长、普通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班主任及边远地区工作教师建立了不同的考核和奖励制度。用较少的钱有效地缓解了教师收入下降这一尖锐的矛盾。 政府的这一系列针对性措施对新机制实施出现的问题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教育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要让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还涉及方方面面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 四、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育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推进。 缩小城乡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学校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城乡学校、镇中心校与村点校、重点校与普通校之间无论在设备投入、师资配备、政策倾斜、福利待遇等方方面面都还不够协调,社会、家长、教师对此颇有微辞。 (二)学校亟待布局调整。 目前全市学校分布不尽合理,什邡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后,撤并新建的师古、洛水、湔氐、南泉四镇还未完成学校的配套整合,方亭城区中小学与周边镇学校布局有待统一规划。加之生源呈递减趋势,使得原本十分有限的教育资源更显紧缺。因此,对什邡学校布局调整已是迫在眉睫。 (三)激励约束考核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初步建立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教师收入下降的问题。但是现行激励约束考核机制还存在奖励标准偏低、考核范围不全面的问题。 (四)基层财政压力较大。 新机制的实施,很多以前要由学校收费解决的支出全部由财政承担,如教师奖金、学校设施设备更新、债务化解等全部要基层财政负担,使基层财政显得力不从心。 五、对策和建议 建立和完善相应的长效保障机制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调研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教育布局规划。 教育要发展,必须要有合理的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不仅能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经费不足。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以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目标,确定出科学的布局调整原则,统筹今后各个时期的布局调整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无序建设,做到科学布局、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行“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建设。 (二)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建议有关部门在广泛摸底基础上,及时制定倾斜扶持薄弱学校的相关政策措施,在做好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后,要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和扶持,通过完善设施功能、加强师资培训、优先晋职评优、提高基层教师待遇、扩大学生寄宿、进行师资交流等系列措施,改善薄弱学校硬件,强化薄弱学校管理,稳定薄弱学校师资,以推进全市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三)打造学生活动空间。 一要加强网吧、游戏厅的整顿治理,努力为学生成长营造“绿色空间”;二要加强对社会办学的规范;三要大力开放活动场馆,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设施的功能,加大对学生的开放力度,吸纳学生从事健康有益的活动;四要将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修建提上议事日程,解决学生“没有去处”的难题。 (四)切实化解学校债务。 对各学校历史形成的债务问题,政府应引起高度重视。应按政策对“普九”债务进行剥离,同时要加强监管,控制学校产生新的债务。 (五)完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将激励约束考核机制作为一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和推行。加大考核范围,提高考核标准,工作质量和经济挂钩,既能提高教师工作质量,也是保障教师待遇提高的有效途径。良好的机制还能对教师队伍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逐步提高考核标准,使教师收入与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基本持平。 (六)上级财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希望基层政府能积极向上反映,由于新机制的实施,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对教育事业发展已有力不从心的感觉,请上级财政及早落实“普九”债务化解、装备投入等专项经费,确保新机制的顺利实施。 总之,教育事业是百年大计,以上提到的只是一些新机制实施后凸现出的问题,要发展教育事业,不仅需要良好外部条件和政策,还需要学校勤练内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建议政府和其他职能部门密切关注教育发展的动向,制定教育调研的惯例性,主动发现问题,认真研究,审慎解决,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让教育事业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后记:什邡市政府于2007年10月对什邡市“普九“阶段教育负债1483万元进行了全面化解。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也会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