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乐山社员李健:立新规,让医疗科普告别野蛮生长

  • 来源:乐山市委
  • 作者:李健
  • 编辑:乐山
  • 日期:2025-10-20
  • 浏览量: 1528

乐山社员李健关注医疗科普乱象并撰写评论被团结报登载,全文如下:

健康科普是守护公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屏障,其专业性、严肃性容不得丝毫虚浮与乱象。近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以“分类核查资质”“严禁无证科普”“强化源头标注”等硬举措,对医疗科普领域的沉疴痼疾打出监管组合拳。这一政策直击假科普真带货、网红医生蹭流量等突出问题,既彰显了守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坚定决心,也为构建清朗网络医疗生态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通知要求平台对医师、护士、药师等从业人员分类核验证件,并在主页突出展示执业信息。这种晒证上岗机制,本质上是对科学精神的敬畏,对生命健康的负责。现实中,一些账号冒用“老中医”“营养专家”之名,以AI批量生产同质化内容,甚至编造虚假病例推销保健品,不仅误导公众,更侵蚀了医疗科普的公信力。新规通过资质“过滤网”,将从源头上阻断伪科普的传播链条,让每一个发声者都经得起专业检验。

 政策明确要求转载内容须标明来源,AI生成信息需特殊标识,这既是对受众知情权的尊重,也是对学术诚信的捍卫。当“某食物抗癌”“某偏方治病”等说法在网络流传时,若能清晰标注“结论尚未经临床验证”“观点存在争议”,就能有效避免公众盲目跟风。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新规坚决斩断以科普之名行营销之实的灰色路径,明确禁止变相发布医疗广告,让健康科普回归纯粹的公益属性,真正为公众答疑解惑。

规范出台只是第一步,后续更需各方协同发力:平台要建立动态审核机制,对存量医疗账号完成资质复核,严防“换马甲”规避监管;卫健部门应开放医师执业信息查询接口,为平台核验提供便利,织密专业防护网;公众也要提升科学素养,遇到“包治百病”“永不复发”等夸大宣传时多问一句“谁说的”“有何依据”,主动抵制伪科学。

当每一个健康建议都有据可查,每一篇养生文章都可追溯来源,公众才能告别伪科普带来的焦虑,真正拥抱科学、理性的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