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11日 星期一

乐山社员张丹:整治吃播乱象 让饮食回归健康本色

  • 来源:乐山市委
  • 作者:张丹
  • 编辑:乐山
  • 日期:2025-08-04
  • 浏览量: 1250

近日,乐山社员张丹通过对网络吃播乱象的观察思考,撰写《整治吃播乱象 让饮食回归健康本色》一文被团结报采用。全文如下:

近年来,网络吃播乱象屡禁不止,从暴饮暴食到生吞毒物,某些主播为博眼球已突破道德底线。这种畸形的流量竞赛不仅危害主播健康,更污染网络生态,误导青少年价值观。当饮食文化被异化为猎奇表演,要以更坚决的态度、更系统的措施正本清源。

某些网络平台为追求流量经济,纵容甚至变相鼓励极端吃播行为。主播们吞油饮辣、生吃毒菇,将中华饮食文化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传统智慧扭曲为粗鄙的感官刺激。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类内容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饮食观念。调查显示,超过三成未成年人曾模仿吃播行为,其中12%出现健康问题。这种以伤害身体为代价的“娱乐”,实则是饮鸩止渴的短视行为。

治理乱象需双管齐下。平台企业应当主动撕掉技术中立的遮羞布,将社会责任置于流量收益之上。通过完善审核机制,对危险吃播内容实施一票否决;运用智能算法识别暴食催吐等行为,建立分级预警系统。监管部门要加快制定网络饮食内容标准,对屡教不改的平台实施“熔断”处罚,形成一次违法、处处受限的惩戒链条。

更重要的是重建健康饮食文化生态。我们乐见越来越多主播转型创作“非遗厨艺”“节气食养”等优质内容,这类作品在播放平台获得高点赞量,证明正能量内容同样具有市场竞争力。学校与家庭应加强食育教育,让孩子理解“一粥一饭来之不易”的深刻内涵。媒体更要当好把关人,多宣传适量适度的饮食智慧,少炒作大胃王的畸形审美。

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当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流量异化的吃播乱象,更应思考如何在数字时代传承饮食文化的本真价值。唯有多方协同发力,才能让饮食回归健康本色,使“好好吃饭”重新成为值得珍视的生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