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5月14日 星期三

何德权:心之所向 行之所往

——纪念九三学社创建八十周年

  • 来源:宜宾市委
  • 作者:何德权
  • 编辑:宜宾
  • 日期:2025-05-08
  • 浏览量: 213

值此九三学社创建八十周年之际,作为一名机关干部与资深社员,万千感慨涌上心头。忆往昔岁月,从2008年进入九三机关的青涩青年,到2012年正式成为一名九三社员,再到今天已过不惑之年。弹指间与九三结缘达十七个春秋,这段缘分不仅见证了个人的成长,更镌刻着九三精神对我人生的深刻塑造——让我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始终明晰心之所向,笃定行之所往。

1945年,当抗战胜利的曙光初现华夏,一群怀抱“民主与科学”理想的知识分子,以赤子之心创建了九三学社。邓稼先隐姓埋名二十八载铸就国之重器,王淦昌在西北荒漠中绽放“两弹一星”的科研之花,茅以升以钱塘江大桥书写桥梁史上的壮丽诗篇……九三老前辈们用毕生践行诠释着何谓“心之所向”。从梁希“替山河妆成锦绣”的林业宏愿,到王选“告别铅与火”的印刷革命,从周培源湍流理论的突破,到邹承鲁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创举,一代又一代的九三先贤们用智慧与热血,在共和国丰碑上铭刻下不朽印记。

躬逢其盛,与有荣焉。入社十余年来,我深切体悟到“爱国、民主、科学”的宗旨早已融入九三人的精神血脉。在参政议政的舞台上,我们以数据为经纬共谋发展蓝图;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我们用科技之光照亮山乡阡陌;在科普教育的园地里,我们播撒理性思维的种子。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助力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险阻,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最终胜利。这份薪火相传的担当,让我在撰写建议时字斟句酌,在调研路上步履不停,在挂职驻村时全情投入,一篇篇社情民意,一份份调研报告,将个人的涓滴之力汇入时代发展的浩荡江河。

八秩春秋栉风沐雨,八十华诞再启新程。站在新的历史坐标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听见时代的召唤。作为新时代九三人,当以先辈筚路蓝缕的精神为炬,在科技创新前沿勇攀高峰,在协商民主实践中建睿智之言,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继续书写“心系家国,实干兴邦”的壮美篇章。此心所向,九死不悔;此行所往,虽远必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