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开满地金,鹁鸪声里又春深。”3月8日,九三学社成都市大邑县支社和高新区委员会共30余社员走进大邑县王泗镇庙湾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动。
“几年前的庙湾村,经济还不发达,村民们靠种植蔬菜、喂养禽类赚钱,出门全是灰扑扑的路。植被覆盖率高,林盘里多处可见土散坟。”庙湾村党支部副书记余停介绍,“借着乡村振兴的春风,我们村在镇党委的指导帮助下,通过“村集体经济+业主”的模式,打造各类民宿逾110间,庙湾咖啡、又见远山、缮金局等已成为网红打卡点,村集体运营的村民食堂、风筝馆等消费场景每年收入约40万元,既满足外来游客的需求,也助力当地村民就近务工。成立了子湾公司(村集体资产公司),打造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庙儿湾酒乡林盘公园,村集体资产总额达11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几年前的2000元增长到现在的3万元。”
座谈会上,社员们针对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带头人;部分林盘院落闲置,未能有效盘活利用等问题开展讨论。大家提出建立返乡创业孵化平台,提供政策支持;与职业院校合作开展技能培训(如电商运营、民宿管理);实施产业升级路径,如申报地理标志产品,发展订单农业;探索工业旅游(如酒文化体验工坊);挖掘村史、民俗文化,打造乡村文化IP(如庙湾村故事馆、风筝节等),擦亮"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这个品牌等建议。
下一步,大邑县支社将继续借助高校专家资源,持续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在乡村振兴产业布局、“新农村”人才培训、乡村文化提升等方面献务实之策,切实助推我县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