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曹天兰:科技报国 “画好同心圆”

  • 来源:德阳市委
  • 作者:德阳
  • 编辑:德阳
  • 日期:2025-03-04
  • 浏览量: 153

4.jpg

作为九三学社社员,她是“画好最大同心圆”的参与者;作为科研人员,她是勇于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攀登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国家与群众的连心桥。她是东方汽轮机数字化与智能制造部副主任工程师曹天兰,她将赤诚之心熔铸于大国重器,将一腔热血融入于民心民意,28年的奋斗轨迹诠释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跃动着新时代统一战线同心同行的时代强音。

双岗建功尽显责任担当

科技报国是曹天兰的理想初心。为此,她选择当一名科研工作者,而加入以“爱国、民主、科学”为立社宗旨的九三学社,则为她提供了实现理想更大的舞台。正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朱莉所强调的那样,“牢记‘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心系‘市之要事’。要认真履职谏诤言,引导党外代表人士紧扣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多建‘破题’之言、多献‘破冰’之策、多提‘破局’之方”,曹天兰一边立足科研一线勇挑重担、突破创新,一边依托统战平台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双岗建功尽显责任担当,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鲜活的注脚。

加入九三学社后,曹天兰听到的是前辈先贤攻坚克难、科技报国的动人事迹,看到的是各行各业九三人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的长长清单,能成为其中一分子,她除了倍感自豪,更觉重任在肩。见贤思齐,曹天兰跟随先贤们的足迹,将报国情怀转化为履职实践,不仅成为专攻“卡脖子”技术难题的专家,也成为建诤言献良策出实招的党外“挚友”。通过市委统战部主办的党外人士重点考察调研选题对接会、统一战线建言献策工作会等平台,借助民主党派人士“直通车”优势,她的参政议政能力突飞猛进。

她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市中心大局,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科学精准选题,深入细致调研,把在科研一线的深切体会和对社会民生的深度思考转化为一条条切中肯綮的意见建议,获得积极回响。

今年是市委确定的“攻坚突破年”,市委提出了“1386”年度工作思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紧扣“以建设中国装备科技城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条主线,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而前不久市委统战部率各民主党派代表专题调研的德阳大学科技园建设也成为其中“三件大事”之一。

5.jpg

工作中的曹天兰

科技、创新是当前德阳的中心工作,而这正是曹天兰的专业领域。2024年,她提出《构建安全稳定韧性燃气轮机产业链建议》,推动政府有关部门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对接,促进德阳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燃机产业生态圈,带动上下游产值超百亿元。同时,她对“智改数转”的关注,更推动工信部等部委出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为产业拥抱数字技术提供有力指引。此外,她还通过统战搭建的平台,积极承担650℃超超临界1000MW汽轮机焊接技术研发等课题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
今年,曹天兰又将目光聚焦到高端装备出海上。通过企业调研交流,她发现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普遍存在海外竞争力不足、出海难的困境,像德阳制造的自主燃机和核电设备就缺乏海外市场投运业绩。经过充分思考酝酿,她准备建言: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支持国内优秀装备制造企业出海参与国外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个人的智慧只有融入集体,才能迸发出改变时代的力量。”她感慨道,“统战部门搭建的平台,让我们党外科技工作者既能深耕专业,又能服务大局。”

科研一线淬炼报国初心

回望来时路,曹天兰仿佛又看到自己刚进东汽加入科研一线的青涩模样。如今,28年过去,虽然青春不再,但她那颗科技报国的初心始终未变。

1997年,曹天兰以第二代东汽人的身份回到父辈奋战过的土地。面对发电设备焊接工艺这座技术高峰,她将青春与事业精密焊接在一起。一路探索创新,收获累累硕果。

2015年,她带领团队在实验室鏖战700多个日夜,成功攻克焊接转子关键核心技术,助推“华龙一号”首台套机组建设工作圆满完成,突破国外垄断,挺起了中国自主核电装备的“脊梁”。

2023年,首台全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G50发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填补了自主燃气轮机产业化应用的国内技术空白,两次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曹天兰也是参与科研攻关的专家之一。她凭借扎实的科研能力和坚强的拼搏意志,带队在高温合金焊接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推动我国自主燃机产业实现“零”的突破。

曹天兰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余项荣誉,参与制定国家标准7项,用焊枪在钢铁上刻下中国制造的尊严。她的奋斗历程,见证了中国制造从追赶者到并跑者的跨越。

人大代表架起民心桥梁

科技工作者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在曹天兰的人大代表履职经历中也展现无遗。在她看来,人大代表履职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一环,人大代表必须坚持忠实为民代言,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带头讲政治、联系群众、办实事,针对群众所需所求所盼,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实践提出更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建议,并及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

2019年担任德阳首批“城市建设观察员”期间,她走遍几十个社区提出“邮票公园”建议,催生了多处城市微绿地;作为旌阳区人大代表,她关于绵远河照明改造、高速隧道限高装置等“小切口”建议均落地见效。

202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将目光投向自己的专业领域,两项重要建议均得到中央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有效落实。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技术图纸到民生工程,履职的过程让我真正理解了‘国之大者’的深意。”曹天兰说。

如今,作为携手奋进的一家人,曹天兰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培养更多的年轻人接班,既接过科研创新帮助国家掌握核心科技的接力棒,也承继知识分子为国为民建言献策的优良传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她说。

焊花飞溅中,曹天兰仍在书写新的故事。三个身份演绎着同一份初心——以科技之光点亮复兴之路,以履职之效答好时代之问。在德阳统战工作绘就的同心圆里,这样的故事,永远闪耀着信仰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