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今天我们带你去拜访的两位老社员石定忠和戴业勤,他们是九三学社乐山市委会的初耕者……”
1月24下午,九三学社城建支社沿袭着每年春节“寻根”的慰问传统,两位班子成员带领青年社员代表们到养老院拜访慰问支社退休老社员,旨在教育青年社员明白“我们从哪里来”,也让退居后线的老社员们了解“我们将到哪里去”。
我向山去
“石老,春节快乐,我们又来看您啦,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今年新加入我们支社的陈鸿博士,我们去年又开展了好多活动啊……”
“好好好,陈博士,年轻有为啊!易主委,城建支社的活力真是不减当年,要继续保持这种凝聚人心的作风,唯有不忘初心,方能薪火相传!”“易主委,我现在的身体情况,没办法参加支社活动,你一定帮我向组织说明情况啊!”
“您放心,我们一直了解您的情况,明年开春,等你身体好些,我们就把支社活动开到养老院来。”
从养老院出来,我们的心沉甸甸的,刚才那句“把支社活动开到养老院”不只是一句宽慰的话,山不向我来,我便向山去,石老就是我们的山,原来那个不管刮风下雨大太阳,拄着拐杖都要来参加活动的石老,终究还是抵不过衰老,而今她走不动了,我们便朝她走去。
一个名字
辗转来到戴老的养老院,他已经完全不认识我们了,只是一直笑呵呵的,女儿在他耳旁解释着我们的来意。他在听到九三学社四个字的时候,眼睛突然一亮,低着头在回忆。
我们告诉他,我们刚刚从石老养老院过来,问他还记得石定忠吗?戴老突然双手紧紧抓住座椅把手,强撑着身体想要起来,眼里闪烁着泪光,嘴唇颤抖着,含糊地喊出石定忠的名字,他还想说些什么,可又什么都说不出来,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泪目了,我们哽咽到说不出话来,我们知道他要说什么,石定忠,是他的老战友。
他的女儿告诉我们,戴老偶尔清醒的时候还会念叨,他是九三学社的一份子,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参加活动了,他很怀念,很关心他的那根接力棒是否有人拾起……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正是一位位深爱九三的他们,才凝聚了日渐壮大的我们。
域外蓝鲸
相传远古海洋里,两头相距几千公里的蓝鲸,能凭借鲸歌隔洋传音,它们一来一往地呼喊着穿透苍茫大海,最终找到彼此。叶嘉莹先生曾用“域外蓝鲸”这个意向来表达即便相隔甚远,也依然有志同道合之人能跨越空间的距离,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呼应,蓝鲸靠的是它们的声波,而石老和戴老,靠的是那段共同的经历与回忆......
1985年9月,九三学社乐山市委会筹备组成立,全市当时只有11名社员,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九三学社乐山市委会终于在1987年2月正式成立,石老担任副主委。机关成立以后,戴老任第一任办公室主任。30多年来,石老和戴老共同见证了社市委会及各基层组织的成立与壮大。虽然戴老的记忆库存已满,但那些曾经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名字就像一把钥匙,能够随时唤醒他沉睡已久的记忆。遗憾的是,留影照片里,我很少看到戴老的身影,只有他随身携带的那本写得满满当当破旧不堪的工作笔记本成为无声的证明。容我们大胆猜测一下,有没有可能,他就是这些照片背后按下快门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