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记社泸州市纳溪区基层委深入基层听民意解民忧

  • 来源:泸州市委
  • 作者:周超华 李月 薛蒙蒙
  • 编辑:泸州
  • 日期:2025-01-08
  • 浏览量: 286
“我建议给社区里广场多安装点健身设施,让老年人加强体育锻炼。”“老辈子,你反映的问题我记在本子上了,请您放心,我们马上就向区上相关部门反映,争取尽快得到落实。”2024年12月26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永宁街道较场坝社区的院坝会上,九三学社泸州市纳溪区基层委员会与永宁街道办事处共同开展“走基层、听民意、汇众智、解民忧”活动。
活动中,居民们围桌而坐,社员们与群众亲切交谈,面对面倾听群众的诉求,耐心解答群众的疑问,收集社情民意的九三学社社员们在笔记本上登记了一条又一条。
“建议抓好集体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现场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诉说着自己的期盼。九三学社社员和永宁街道工作人员现场为居民办理了法律咨询等“微实事”18件。
活动中,九三学社泸州市纳溪区基层委的社员们一边与群众“唠家常”,一边向过往群众发放民情“连心卡”。“嘿,这张民情‘连心卡’安逸,家里如果有什么困难,或者需要咨询了解相关政策,都可以拨打上面的电话或者扫码就可以了解到相关办理流程。”现场群众李牟华乐滋滋地说。
“连心卡”不是这次活动首次亮相了,和群众心连心,不仅发生在活动当天、现场,更在和群众联系的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去年,九三学社纳溪区基层委的社员们已发放了三百余张“连心卡”。
维修电视、换灯泡、运米面油……群众通过“连心卡”打来的求助电话中,多半是这类“小问题”,然而社员们并不把这些当作“小问题”。“在我们眼里,村民的事不分大小,再小问题也有可能是他们的难问题、急问题。像活动中我联系的不少都是孤寡老人,可能一袋米就能难倒他们。”九三学社社员蒋明蓬说。
由于和群众距离太远,所以在遇到急事的电话求助后,社员们更倾向于直接联系当地的街道办、驻村干部或者志愿者解决他们的急难问题。“联系次数多了,解决问题效率高了,群众就形成了习惯,久而久之就增加了对我们的信任感,更愿意与我们沟通。”蒋明蓬对记者说。
在社员们接到的求助电话中,还有不少是村干部、村志愿者无法帮助解决的难题,九三学社纳溪区基层委发挥联络广泛的优势,帮助村民与相关部门沟通。“村中的低保户、残障人士等,他们时常面临社保、医保、残疾人补助申请等问题,我们可以发挥优势,和村民解释政策,和区级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蒋明蓬继续补充。
此次活动只是九三学社纳溪区基层委“走基层、听民意、汇众智、解民忧”系列活动之一,特别是入冬以来,九三学社纳溪区基层委联合镇街、区级有关部门,举办了多次贴近民生、促进发展的活动。九三学社纳溪区基层委80余名社员和相关单位中共党员干部走进基层一线,为困难群众送去米面粮油、棉被冬衣等物资,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现场解决群众问题,并结合业务职能,为群众讲解最新的方针政策。
居住在永宁街道安富村的低保户刘明芳就是例子之一,今年72岁的她肢体残疾,9年前丈夫因病去世,至今一人独居生活。她是九三学社社员邓鸿结对帮扶的“亲戚”。元旦前,邓鸿和其他社员带着棉被等慰问物品,到刘明芳家走“亲戚”。刘明芳介绍说,两年前,她居住的房屋屋顶漏水,厨房窄小,使用土茅坑厕所卫生条件差。了解到刘明芳情况后,社员们立即与永宁街道办事处及区民政局联系,通过多方努力,很快解决了刘明芳的实际困难。指着政府出资给她改造完工的厨房,新盖的石棉瓦、新建的卫生厕所、智能的化粪池……刘明芳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笑得合不拢嘴。
截至2024年底,九三学社纳溪区基层委联合相关单位已走访群众456人次,召开院坝会17场次,发放惠民政策、安全环保等宣传资料800余份,收集群众建议意见63条,现场协调为群众办实事49件,发放民情“连心卡”328张。
“九三学社纳溪区基层委坚持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的闭环处理机制,并把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推动全社社员沉心静气深入基层一线,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进一步汇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合力贡献九三学社社员力量。”九三学社纳溪区基层委主委刘彤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