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遇见你 了解你 成为你

  • 来源:乐山市委
  • 作者:陈玉莹
  • 编辑:乐山
  • 日期:2024-04-29
  • 浏览量: 1057

我的大学毕业简历里有一句座右铭——我将以三种简单然而无比强烈的激情左右我的一生:对知识的探索,对人类苦难的难以忍受的怜悯和对爱的渴望。


遇见你

2008年,我在哈尔滨,大学二年级。

那一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由于我身处遥远,当时并不能感受地震带来的恐慌与绝望,后来接连数日通过铺天盖地的新闻、网络、家人、朋友才了解到,这是一场无法形容的国家级灾难。

无意中,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面对现实 尊重自然 以人为本 科学规划》的建议,这是时任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主委黄润秋提出的,建议中对受灾地区地形进行详细分类,并从九个地质制约因素出发,统筹考虑重建计划中新址的选择问题。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你,九三学社。当我们还在忙于捐款捐物资的时候,你已经想到了更远更深的重建选址问题。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派?我在心中默默种下了好奇的种子。

也是在这一年,我开始投入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选择独立资助一位素未谋面在地震中失去了爸爸的灾区女孩。

七年里,我每个月六号都会去邮政汇钱,工作之后依然坚持这么做。朋友说,你为什么不用手机银行或是直接把一年的钱都汇过去。我告诉他,每个月固定时间给小妹妹汇钱,其实是一种关心、一种鼓励,表示我时刻牵挂着她。直到2015年,小妹妹打电话给我说,她已经满十八岁了,并且在深圳找到了工作,她感谢我这么多年的关心和资助。

我心里是又高兴又失落,高兴的是她健康顺利地长大成人了,失落的是每个月的“牵挂”没有了,感觉丢了什么一样,心里空落落的。


了解你

2017年,三十一岁,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迷了路。为了更好地兼顾家庭,我选择了辞职。

也正是这一年,我拜读到一篇文章,文章里有这样一位爱国人士,他在北大求学时期,与毛泽东一起参加“新闻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后又发起“少年中国学会”,成立杂志社开展反帝反军阀宣传,参加五四游行被捕,在牢房里还通过诗句表达“锄奸不惜死,爱国亦千秋”的决心,这位爱国人士就是九三学社主要创始人、九三学社中央首任主席——许德珩,他曾说,我们要以民主科学的精神,正人心、敦风俗、改造社会。

简单的几个字震撼了“迷路”多年的我,我仿佛找到了精神世界停泊的港湾。原来,爱有小爱和大爱之分,小爱是爱家庭爱生活,而大爱,是对国家的热爱。

我开始研读《民主与科学》和九三学社章程,了解它在历史和新时代舞台上扮演的角色。新时代的九三学社肩负着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协商工作,同时还承担了大量社会服务、智力支持和信息宣传等工作。

像是结识了一位良师益友,又像是重逢了一位久别故人,我们重新认识互相了解,在你的带领下,我走进了一片政治思想新领域。


成为你

长大这些年,我一直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热衷社会公益,并对“爱”有着特殊的理解。我发现,你的宗旨与指引我前进的座右铭内涵不谋而合,我决定,投入你的怀抱。

十年来,我偷偷积累着“资本”和“素材”,一步步向你靠近。2018年,我终于成为了你。

一天,我收到一条来自社市委会机关退休老社员戴老女儿的求助信息:我爸爸罹患阿尔茨海默症,走路非常困难,需要一对一护理,费用高昂,是否可以向单位申请一部分护理费或者优待政策。

收到求助信息之后,我立即将诉求反馈到社市委会机关,社市委会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建立慰问小组,多次去到养老院看望戴老,了解他的实际需求。

在一次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会主委、副主委巡讲活动乐山行专题宣讲座谈会上,我利用这次交流发言的机会,再次为戴老的诉求发声,省委会领导的回复让大家看到了曙光:咱们有九三王选关怀基金会,专门为困难社员设立了补助资金池,只要符合条件的社员都可以申请。我第一时间把消息带给戴老女儿,请她着手准备相关证明材料,在社市委会的帮助下,在省委老师的耐心指导下,终于基本备齐了所需材料,只差一个事迹报道的文字材料了。

正在大家都陷入瓶颈的时候,我想起2020年曾到戴老家拜访过几次,那时候戴老还很健谈,提供了很多社市委当时初建和各大支社建立成长的素材,也正是在戴老的帮助配合下形成了一篇访谈文章——《历史的锁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们决定将这篇文章作为事迹材料一并上报。不到2个月的时间,结果批下来了,戴老成功申请到九三王选关怀基金,成为四川唯一一位接受资助的社员,并且资助金额从3万提高到5万,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都由衷地为戴老感到高兴。

这个横亘在大家心里的结,也终于解开了。


结语

从遇见你、了解你到成为你,你一直鞭笞着我,我一直追赶着你,从无职称到中级职称,从普通社员到支社副主委、信息宣传专委会主任。

这些年来,我积极投身到参政议政、信息宣传、社会服务等工作当中,创造出了许多优秀信息宣传作品和提案成果,收获了许多感动与感谢。

蓦然回首,我生命里的许多重要决定都与你巧然联结,是你潜移默化影响了我,还是我注定本该走向你。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你在我出生前四十年就诞生了,仿佛你也在等我,你等待我出生,等待我长大,等待我活到最青春的年纪认识了你。现在的我们,手牵着手并肩同行着。

未来,你的路上,我愿做你乘风破浪的浆、逆风飞行的羽;未来,我的路上,我只愿你是能指引我“归家”的最后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