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副主委、成都理工大学校长许强告诉记者,他的建议内容是关于进一步强化在建工地防灾减灾工作。
受特殊的地形地貌(青藏高原隆升)以及强震、强降雨频发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中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频发且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许强提到,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已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每年因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为降低,并取得显著的防灾减灾成效。然而,对于在建工地的防灾减灾工作,监测预警机制、防灾减灾管理制度还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为此,许强建议,应提高在建工地的自然灾害风险精细化调查评价水平,健全工地的防灾减灾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工程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危险性动态评估,编制防灾预案,开展应急演练,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需要进一步强化“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的理念。要充分利用现代遥感技术等手段,开展在建工地及周边的地质灾害隐患精细化调查排查,提前主动识别和发现灾害隐患,并通过“点面双控”等措施防控地质灾害。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和隐患点布设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构建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并结合精细化的气象预报,实施地质灾害的精准预警,建立闭环预警响应管理机制,确保预警有响应、响应有反馈,解决灾害风险预警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来源:四川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