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兰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德阳市委东汽支社社员、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工艺部一级副主任工程师
今年1月,首台国产化F级50兆瓦重型燃机发电机组实现并网发电,这标志着我国不仅攻克了燃气轮机“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更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曹天兰,就是国内首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F级50兆瓦重型燃机研发的参与者。攻克这个难关,以曹天兰为代表的众多科研工作者用了10余年。
今年47岁的曹天兰,现为东方汽轮机工艺部副主任工程师。作为第二代东汽人,她毕业后就回到了东方汽轮机,从事发电设备焊接工艺的开发工作,这一干就是26年。她长期扎根科研一线,参与多项国家级科技重大项目的攻关工作,在核电关键核心技术和燃气轮机高温合金焊接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东方电气集团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众多奖项。
作为一名焊接工艺技术员,曹天兰主要工作就是提供焊接工艺指导,包括选材、焊接方法、温度控制等等。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并独当一面,真正靠自己对焊接工艺提出指导意见和解决方案,她用了四五年时间。“当我们成功造出了第一台50兆瓦燃机(G50)后,发现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如何持续创新突破,实现批量化生产,如何打造燃气轮机全产业链,这才是最难的。”曹天兰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动整个燃气轮机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曹天兰提出了《构建我国安全稳定韧性的燃气轮机产业链的建议》。曹天兰告诉记者,我国自主燃机产业起步晚,成熟度不高,还有不少“卡脖子”技术亟待攻克。她建议出台更多政策,给予主要研发单位和“专精特新”企业更多资金帮扶,解决他们研发过程中的资金困难。此外,她还建议加大引导力度,建设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燃机示范应用项目,尽快实现规模化应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燃机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