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之内,她默默耕耘,是执教30年的人民教师。疫情来袭,她身先士卒,是51岁的大龄“逆行者”。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她冲锋陷阵,再苦再累,她总是微笑以对。她就是九三学社蚕丝校支社社员张艳。
细致摸排 她是隔离楼栋的“守护者”
“14栋1单元2楼的住户您好,请问今天你们有没有人员变化?最近有就医需求吗?”这段时间,张艳已经成了小区14栋所有住户的“老朋友”。
物资送到要及时协调、核酸采样点位位置变动要提前通知业主、每天人员数据统计情况要报送给社区……张艳每天都和手机深度“绑定”,一睁眼就开始打、接电话,收、发信息。
“能通过电话联系还算好的,有的住户没有联系方式,或者电话联系不上,那能怎么办?——最‘原始’的办法,站在窗户边大声喊!”尽管声音略带嘶哑,神情有些疲惫,张艳依然笑得很开心。她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在站在窗户边,对着外面喊上一阵子,比如“1单元5楼1号在家没?有人的话答应我一声!楼上楼下听到了帮我喊一下哈!”“要得,张姐!”小区里,住户们这边说一句,那边回一句,对话在楼栋间穿梭,温情也在小区里氤氲回荡。
“别看我现在这么有经验,第一天也有点慌……”时间的齿轮倒回到2022年10月20日,中午12点06分,正准备吃午饭的张艳突然收到社区毛书记发来的微信:“14栋1单元共有多少住户?多少人?急!急!急!”
当时张艳的心就‘咯噔’一下,猜测这个单元有人‘中招’了。顾不上吃饭,她马上开始了工作,在14栋业主群里紧急发通知:“邻居们,请尽快将单元楼数、层数、户数、家里人数、联系电话报给我,务必务必,感谢大家了!”
一时间,业主群里“炸”开了锅:“张姐,什么情况?”“我们吃饭怎么办?生活物资能不能保障?”透过屏幕,张艳仿佛看到整个楼栋里一张张焦急的面孔。面对封楼的种种困难,也难怪大家心情忐忑。
“当时我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当务之急是稳住大家的情绪,了解清楚所有住户基本情况,才能确保后续小区防疫工作顺利开展。仅靠我一个人,效率还是太低,这时候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张艳立即在业主群里发布“楼长召集令”,短短半小时,临时楼长小组就地成立。
作为楼长的“头头”,张艳既是所有事情的总协调,更是排忧解难的“救火队员”;既要做权威发布者,更要做群众的贴心人。10月20日起,连续13天,张艳都和其他楼长一起,尽全力保障大家的日常生活,协调各种需求。从早晨6点到夜里12点多,邻居们都习惯了有张艳“超长待机”的温暖陪伴。“邻居们,新的一天开始啦!请大家继续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足不出户!有任何需求都请告诉我们。”一个个笑脸的回应,是守护者们最大的成就。
暖心热心 她是小区居民的“贴心人”
“张阿姨,我住在2单元7楼,今年16岁。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现在也没什么能吃的了……我妈妈想给我送饭来,您看可以吗?”
收到这样的请求时,张艳很心疼。可是2单元属于小区内高风险楼栋,当前实行闭环管理,每天只能在8点30分到10点30分之间统一派送物资。为防止病毒传播,原则上来说,私人物品一概不允许递送。
张艳思前想后,下定决心要办好这件事。规则与人性在社会中并存,二者有时候会发生冲突,一般情况下总是人性给规则让位,但只要规则是由人来执行的,就不应该是没有温度的。
中间环节不能疏忽、对接人员不能出纰漏……卡住每一个环节,张艳成功设计出一个完美方案。她让女孩的母亲送饭到小区门外,在门外消毒后交由小区保安;保安将餐盒放到1楼电梯里,并对外包装进行再次消毒;卡着点,张艳电话通知女孩,让她到7楼电梯处等候取餐,实现全程无接触。
可是这样也不是长久之计,张艳决定给女孩的母亲做思想工作。她在电话里和女孩母亲聊了很久,了解到小区被封控时,这位母亲正在上班,家里没有储备足够的生活物资……而为了工作,她一直没有下定决心回家,只好让女儿一人在家生活。“我告诉她,疫情完全打乱了娃娃的生活规律,一个人在家有诸多问题,时间长了害怕留下心理阴影,还是有母亲的陪伴才好。”最终,这位母亲选择了进小区和女儿一起隔离。想着母女相聚的画面,张艳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其实各家各户都有需要解决的困难。有的邻居“闹粮荒”,她号召大家无接触相互“投食”,共渡难关;有的菜没送到家,她联系小区里的志愿者帮忙寻找送达……“我当时是没法下楼,但是当志愿者一直是我的愿望!远亲不如近邻,只要大家需要我的帮助,我都全力以赴!”
服务别人 她是忘记疼痛的志愿者
张艳所在楼栋调低风险的头天晚上,她开心到难以入睡。10月27日一大早,她就下楼当起了志愿者。
从那以后,张艳仍然每天6点起床,只是她换了一个战场,同样繁忙,却更加艰苦。套在不透气的防护服里,持续6小时为前来采样的邻居们录入身份信息,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很难坚持,更一何况张艳的膝盖还带伤。
志愿者林辉的“爆料”让记者感到难以置信:“张老师膝盖不好!还天天站,‘8.21’疫情期间也是如此,真的很心疼她!”原来张艳曾因参加跳绳比赛时不慎摔倒,导致半月板三度撕裂,医生叮嘱她要经常卧床休息。但由于忙于抗疫工作,到现在她膝盖还并未恢复。
“说出来你别笑我,我有个‘妙招’!就是工作时一直站在一个地方不动。”张艳笑呵呵地说。每天进入岗位,她就尽量减少走动,双脚“钉”在一个地方,只动上半身。但是,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她的腿肿胀发麻,到后来就完全不能移动。“忙起来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一旦工作结束,稍微动下腿,就感到像打了钢钉一般僵疼。我就慢慢地、先将一条腿迈出一小步,稍微稳住后,再将另一条腿并过来,接着再一步步重复做,大概缓个10分钟,就好些了。”张艳说。
从凌晨到中午,张艳不吃东西,不喝水,就像钉子一样钉在工作位上,微笑着为大家服务。她负责核酸采样的现场验证登记,也会帮助发放检测管。这项工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在张艳深知其责任,从不轻视对准居民身份信息扫码这短短10秒钟。工作人员必须确保传至天府通的信息准确无误,不然后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受光照影响,或是居民姓名中有生僻字时,自动录入系统容易出现误差,这就需要人工比对录入的信息和身份信息是否一致。有的小朋友没有身份证,也需要对照户口本进行手动录入。
每次脱下防护服,摘下手套,张艳的双手都被汗水浸得有些发皱、发白。这汗水,不仅是闷出来,更多的是疼出来的。但是张艳只是大笑着自嘲:“我有点胖,就当减肥嘛。”
记者问她,为什么带伤忍痛都要参加志愿服务?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觉得这是我应尽的社会责任。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做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应该尽量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既是对自我的提升,也不辜负蚕丝校和九三学社对我的培养。”她说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学校和社组织也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支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记者觉得,张艳乐呵的笑容是那么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