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星期日) 中雨 微风
上午:到井冈山茅坪八角楼,学习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参观朱毛会师广场、会师纪念馆,龙江书院。
因为小学课本里那篇《八角楼的灯光》,让我们从小就知道了井冈山八角楼。
八角楼位于井冈山茅坪村西北面,距茨坪36公里。
当地群众称这栋位于江西宁冈县城东南16公里处的茅坪村谢氏慎公祠后面的土砖结构两层古楼为八角楼,是因为该楼里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
1927年10月至1929年2月,毛泽东经常在这里居住和办公。
在八角楼的清油灯下,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
在这两篇光辉著作里,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阐明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光辉思想,阐述了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从而坚定了边界军民对敌斗争的必胜信心,并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同时,朱德、陈毅、谭震林等也经常在这里办公和居住。
现楼内陈列着毛泽东当年用过的大砚台、竹筒铁盏青油灯等物品。尤其是其中的一盏轻便简朴、被熏黑的、靠灯芯燃出豆点亮光的小油灯,即是当年红军在井冈山时用过的许多油灯中的一盏。
这盏小油灯看起来是那么的普通:一个20厘米高的竹筒做托儿,上面放一个盛有灯油和灯芯的小铁勺,两侧还有一个便于手提的竹皮拧成的竹梁。如今人们早已弃它不用。
然而,这盏小油灯留给人们的不仅是遥远模糊的回忆,而是预示着八角楼的灯光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随着讲解员的娓娓倾诉,我们来到了位于井冈山宁冈县城龙江河畔的朱毛会师广场(又称红四军建军广场)。
该广场面积约0.5平方公里。广场前有会师桥。
当年会师时,朱毛双方指战员在桥上通过,握手会见,欢呼会师胜利。
会师桥原为木桥,建国后建为石桥。
会师桥头建有井冈山会师纪念碑,1977年施工,1980年5月4日落成。
会师纪念碑高19.28米,碑身宽3米,四周用大理石镶成。碑的正面是“井冈山会师纪念碑”八个贴金大字,两边是毛泽东、朱德的诗词。
朱德《红军会师井冈山》诗:“红军会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http://m.szhgh.com/show.php?classid=71&id=277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