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制定省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地方法规要义之探

  • 来源:广元市委
  • 作者:广元翟峰
  • 编辑:广元
  • 日期:2021-11-26
  • 浏览量: 327

笔者作为一位中国法学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对制定省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地方法规的这件大事自觉有义不容辞之责。为此,近几年来即先后多次对此予以专题调研,并曾在《中国艺术报》和《巴蜀风》等报刊发表了与民间文艺立法有关的文稿。

近些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门就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加大涉及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施行力度,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重要部署,就加强民间文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问题作出了相关安排。

鉴此,笔者结合学习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有关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就我国民间文化传承作出的有关重要系列论述,特借本文,从制定省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条例之要义这个方面,专门作一较为深层地探析。

一、制定省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地方法规,有利在全国各省域范畴内更好地依法推动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我们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人民”是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之一。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习总书记还特别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而作为全国各地省域范畴的民间、田野用“脚”走出来的地方民间艺术,其调查和研究的对象皆是拥有或近千万、千万、数千万、近亿人口区域的人民群众,是人民对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展演。因此,作为在人民生活中的省域地方民间文艺,既是属于省域地方人民群众带有审美色彩的生活方式,又是以文艺的形式展现省域地方民间社会的各种思想沉淀和生活现象的一门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人民”艺术。

鉴此,可见制定省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地方法规,对于全国各地省域民间文艺界更好地依法推动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确实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利的。

二、制定省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地方法规,有利在全国各省域范畴内更好地依法推动和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的系列重要论述。

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的相关系列重要论述中,特别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如以四川为例。这些年来,四川省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不仅切实做到了通过坚守文化根脉,坚持活态传承,而且有力推动了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壮阔实践在巴蜀大地上的生动开展。

例如,早在2019年4月,四川省就围绕本域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和经验进行了专题调研。

2021年2月2日,四川省召开的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批准通过的《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不仅明确提出了“促进巴蜀文化繁荣发展,建设文化强省”“推进历史名人、巴蜀文明、藏羌彝文化、古籍文献等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重点工程,发展文博事业”“提高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水平”“串联古栈道、剑门关、白马关、三星堆、武侯祠、摩崖石刻等历史文化遗址”等要求,而且还将“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作为了本省“十四五”期间文化发展、文化惠民的重点工程。

三、制定省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地方法规,有利在全国各省域范畴内更好地依法挽救其域内不少濒于失传的珍稀民间文艺品类。

仅以四川省为例。自古以来,四川民间艺术一直被誉为巴蜀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不仅其涉及领域宽广(大约有18类、1200多项,分属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和技艺等大类),而且亦不乏诸如皮影、变脸、剪纸、编织、高跷、秧歌、纸扎等很多“绝活”,以及不乏诸如石雕、木雕、泥塑、翻铜、面塑、糖画、根雕艺术、奇石、竹编、剪纸、蜀绣、手工艺、卵石工艺、服饰工艺、找扎工艺、羽毛画、指书画、沙画、民族舞、狮灯、龙灯、莲箫、腰鼓、杂耍、九连灯、金钱板、民乐、莲花闹、风筝等“绝类”。此外,四川因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地域文化、姓氏文化、生产农具类文化、生活用具类文化、生活服饰类文化、生活习俗类文化、生活饮食类文化和起居文化、婚事文化、丧葬文化的寻根、搜集、保护和展示,还衍生了一系列丰富多彩、殷实厚重的巴蜀文化之灿烂瑰宝-——

例如:绵竹年画酒中画、广元刺绣似山花、青神竹编誉巴蜀、成都蜀锦甲天下、天府豪舞竞火热,川味民歌好了得、清音高腔声色美、蜀国弦音您晓得、龙门阵里笑声脆,杂耍绝活令人醉、民谣谚语显智趣、传奇故事动心霏,火龙舞狮惊人魄、节庆习俗爽乡魂……可以说,四川的每个市、县、乡都有其独特的民间艺术。而有些独特的民间艺术,可谓都是中华文化和巴蜀文化之灿烂瑰宝。

此外,分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的四川民间文学也是异彩纷纭,不仅有属于其韵文体裁锚点的民歌、民谣、谚语,还有属于其散文体裁的民间故事、传说、寓言、笑话等各种“龙门阵”品类。

可以说,正是上述这千姿百态、千花万卉的四川民间文学艺术的千百年滋养,才滋润着千百年来四川人民丰实的的精神文化生活。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四川在内的各省域范畴内的地方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遭受到自古以来的严重冲击。其中,有些珍贵的民间艺术已失传,有的正面临消亡的危险。如据我近年的调查,全国各地省域范畴内的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皆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是保护意识和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即省域范畴内的一些地方对民间艺术的保护意识不强,工作缺失,不仅其部分城镇至今尚未全面开展一次对本地民间文艺资源的普查,而且有的乡镇甚至连民间文艺资源普查是什么、做什么都搞不懂。

二是专业人才匮乏,队伍不专。即省域内部分地方严重缺乏民间文艺专业人才和骨干,其工作人员大多是临时、应急上岗,不仅对业务不熟,更谈不上专业。

三是民间文艺资源保护制度和措施缺失,民间文艺的传承后继乏人。如省域范畴内的一些地方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年轻人不愿学,学了以后也难以为生;更有不少地方的不少民间文艺传统技艺和艺术表现形式已逐步濒临遗失或失传,给其抢救和传承带来了一定困难。

四是省域范畴内的一些地方民间文艺资源保护和扶持、发展的资金投入还相当不足,其抢救、传承、发展皆可谓是“纸上谈兵”。

此外,全国各地省域范畴内的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皆不同程度地存在民间文艺维权的诸多难点:由于省域范畴内的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皆不同程度地存在民间文艺所具有的独特群体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如何确认其权利主体,如何保护传承者、搜集者、整理者、改编者以及再创造者的权益等等,这些都是棘手的、需要通过有关省域范畴内的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的地方性法规对其予以条分缕析。

鉴此,制定省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地方法规,确实对依法挽救全国各地省域范畴内不少濒于失传的珍稀民间文艺品类非常有利。

四、制定省域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地方法规,有利更好地依法促进全国各地省域范畴内的传承和发展。

应该知道,民间艺术不能代代相传,是件很可惜的事。造成民间艺术“后继乏人”的原因,既有现代文明的冲击,又有传承渠道和市场空间的制约。从现代市场角度讲,民间技艺成果的生产速度、营销手段,都无法适应市场流通需求。既然失去了谋生功能,又还会有谁愿意去学呢?正因如此,所以包括作为民间传统文化传承符号——全国各地省域范畴百年流传的民间工艺在内的宝贵的民间艺术正在迅速消失,确实不得不让人十分心痛。用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冯骥才主席的话来讲,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及其遗产死去。可见,传承、发展民间艺术,对全国各地省域范畴来讲,应该是一件多么迫在睫的大事呵!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我国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丰富,这源自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人口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大国。各民族不同特色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

中华民族深藏着不少民间艺术技艺和人才,一些省域民族民间工艺品在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相当地位。

如在四川,其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旅游文化价值极高,据报道,仅四川成都市精心打造民间艺术游,就设计了40余项大型节庆活动,如二王庙会、都江堰仿古表演、双流火龙节、平乐古镇河灯节、青城山老君会、道教音乐表演、龙泉国际桃花节、彭州牡丹节、荷花会、新津梨花会、彭州兰花会等活动,皆将民间艺术与旅游和节庆融为一体。作为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有些游人喜欢买一些极富当地特色的物品作为留念。

如在四川省会城市成都,你就能很容易买到四川最著名的民间工艺品——蜀绣。 故此,如何把这些丰富多彩、殷实厚重的四川民间艺术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不仅仅是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激励民间艺人开发新品种、新工艺和新技术,帮助民间艺术开拓市场空间,促进民间文化繁荣发展;亦不仅仅是教育部门要鼓励院校开设民间艺术课堂,聘请民间艺人授课,从学校教育层面拓展“拜师学艺”渠道,推动民间艺术发扬光大;亦不仅仅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健全完善民间文化保护机制,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进来,让那些渐逝的民间艺术走出“深闺”,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而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就是要通过我们全国各地省域范畴内的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的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不仅可将上述提到的各级政府的扶持、教育部门的支持、文化部门的引导等,用地方性相关法规的条文规定的形式依法规范下来,而且还可及时弥补我们全国各地省域范畴内至今不同程度存在的因缺失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的地方性法规,而使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维权陷入一定困境之遗憾,这也可谓是从另一个侧面一定程度地促进了我们各地省域范畴内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传承、创作和发展。

故此,尽快制定和颁布实施各地省域范畴内的民间文艺传承发展促进的地方性法规,这对于依法保障和依法促进各地省域范畴内作为原本的母体文化、草根文化的民间文学艺术,确实是大有裨益的。


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FullText.aspx?ArticleId=119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