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黄润秋主委就如何防治地质灾害问题应邀接受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采访

  • 来源:社省委宣传处
  • 作者:九三宣
  • 日期:2008-05-23
  • 浏览量: 415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由地震诱发的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对我省造成了非常惨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5月23日,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黄润秋教授就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中如何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问题,应邀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CCTV-10)采访。 黄主委说,在这次大地震中,崩塌滑坡灾害沿地震带和极震区带状分布,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造成损失之重,举世罕见,是改变山河面貌的主要因素。这些地质灾害主要表现为:(1)重大滑坡灾害,如北川县城的王家岩滑坡和新北川中学滑坡等。据初步估计,这类灾害点多达百余处之多。(2)数量巨大的崩塌和滑坡,导致大量道路损毁、江河淤塞,沿映秀-北川-青川断裂带两侧的极震区及重震区触发的山体滑坡和崩塌,初步估计数量近十万个。(3)潜在不稳定斜坡,大量的山体开裂,其数量难以估计,构成灾害威胁。(4)滑坡堰塞湖,有一定规模和潜在灾害的滑坡堰塞湖达20余处。 为了进一步形象说明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危害,黄主委在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滑坡和泥石流模拟实验。 结合多年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以及深入“5.12”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什邡市、绵竹市等重灾区的亲身经历,黄主委建议,在我省灾后重建中,一定要从这次大地震的灾害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着面对现实、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做好重建规划,特别应重视地震地质条件和次生灾害对安置点选择的制约作用。各级安置点要避开三条主断裂带(即前山断裂、映秀-北川断裂、茂汶断裂)通过的部位,尽量选择在山间平坝、河流阶地、山麓缓坡和丘陵地区,有足够的水源保证,要避开重大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适当提高当地地震设防烈度,建筑物单体的结构形式要尽可能保证相对的均匀,城镇规划中要考虑设置紧急避难场所,对傍河修建的重要交通干线,要尽可能采用隧道的形式通过次生地质灾害发育的路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