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只有科学认识地震 才能克服心理恐慌 ——黄润秋主委应邀为电子科技大学作地震知识专题讲座

  • 来源:社省委宣传处
  • 作者:王永川
  • 日期:2008-05-21
  • 浏览量: 299
5月19日下午,在电子科技大学第一教学楼,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应邀为全校300余名师生代表作地震知识专题讲座。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胡树祥、副书记王志强、罗佳慧等领导出席了讲座。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之后,又发生了多次强余震,学校部分师生对此产生了严重的恐慌心理,有的担心余震会严重毁损学校建筑设施,有的担心在震中区可能发生更大的地震等等,这些给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报告中,黄主委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地震的基本知识,“5.12”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原因、特点等。他说,我们的地球就象一个鸡蛋,整个直径有6000多公里。在最外面的是地壳,约30-50公里,比较坚硬,好比鸡蛋的蛋壳;地壳下面是地幔,好比鸡蛋的蛋清;地幔下面是地核,好比鸡蛋的蛋黄。地壳并不完整,有很多破碎的地方即断层,在地球的旋转中地幔把分割的地壳拉开、合拢、分开…周而复始,产生巨大的能量。 他进一步指出,5.12汶川8级大地震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青藏高原)持续的推挤作用,强大的推挤力通过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西部的龙门山断裂带传递,导致这一地区产生持续的应力和能量积累,并最终超过了龙门山断裂带的中央主断裂—映秀-北川断裂的承受能力,使其突然破裂,释放长期积累的应变能,从而形成大地震。从历史上看,这一带历来是地质构造比较活跃的地区,也是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 他说,这次地震有几个鲜明的特点:震级大,国家公布为8级,高于唐山地震的震级,在四川近100年的历史上都没有过;持续时间长,约4分钟;震源深度较浅,约20公里;破坏大,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破坏部分来源于地震本身,同时由于地震引起的地质滑坡崩塌对房屋、交通、水利等也造成了巨大破坏。 针对部分师生对余震的担心,他说,这次地震属于构造地震,而绝大多数构造地震又属于“主震-余震”型,主震级别高,余震能级总体趋势是逐步降低。根据科学计算,地震级别每降低一个能级,其能量大约要降低32倍左右;降低两个能级,其能量就要降低约100倍左右。比如这次地震的主震级别为8级,余震为6级的话,其能量就要悬殊100倍左右。而且地震能量主要靠波传递,衰减很快,在震中映秀主震时的裂度约为11度强,在成都市区的裂度只有6度左右。成都市区的建筑设防裂度为7度,高于此次主震时的裂度。如果在主震时,我们的建筑经受了考验,那么余震来临也不会有多大危险。他还形象地把余震比作一阵风,吹一吹就过去了,希望大家不必过分担心余震带来的威胁。 他说,由于我们甚至我们的前辈都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震,尤其是这么强的地震,大家有一点恐惧是正常的,希望大家通过我的讲座以及其他各种途径,全面科学地认识地震,进一步减轻甚至消除恐惧心理,把主要精力转向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在搞好学习和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为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和力量。 在专题讲座之后,黄主委还结合自己长期的科学研究和深入北川县、什邡市、绵竹市等重灾区的亲身体会,逐一回答了师生们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志强在总结发言时指出,黄主委的讲解就像一场及时雨,消除了大家心中的误解和疑虑。在一个多小时的报告中,黄主委的精彩讲解赢得了全校师生代表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