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孕育于1948年中共中央“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发表,各党派在召开人民大表大会和组建民主联合政府问题上达成政治共识,标志着民主党派公开、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新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政党制度的正式确立。弹指一挥间,中国政党制度与新中国在七十年的历程中经历了严峻的考验,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不断胜利的重要保证。
主题词:不忘初心 凝集共识 砥砺前行
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的主要运作方式,政党制度则是政党政治的运转基础。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各国政党制度的不同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就中国而言,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这一伟大的政治创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九三学社是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因纪念1945年9月3日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而创立。在成立宣言中指出:“联合国内外民主力量,争取人民基本自由之保障……本着五四精神,为民主与科学之实现而努力” 1[i]。这体现了九三学社在建社之初,就蕴含了“爱国、民主、科学”的基因。1946年旧政协协议被撕毁和内战的爆发,全国人民翘首以望的“和平民主建国”的理想落空,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九三学社同仁与国内各党派积极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加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九三学社被正式确定为参加新政协的45个单位之一,九三学社的革命历史得到社会承认,成为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
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处理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关系的基本方针
1951年,毛泽东的忘年交、民革中央委员仇鳌,给毛泽东写去一封洋洋数千言的长信。他在信中恳切直言:“唯党一接近实际政治,最易停滞与腐朽。从来讲主义,谈政治,在宣传的革命时期,属于破坏方面,无所顾忌,易于成功;而革命胜利后,迄至掌握政权,进入主义的建设,千万头绪,学识不够,经验全无,不但难见成功,而且时有错误,遂不免自起怀疑,顿生停滞现象。在此期间,最宜鼓起勇气,克服此种困难,使既定政策能逐步实现。又,同志们在地下工作期间,正如孟子所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此皆能忍受。一旦革命成功,上述各种情况忽然消逝,取昔日敌人之所有者而尽有之,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皆达愉快,不免在有形与无形之间,使革命的伟大前途,因腐蚀而发生障碍。此则当前未可丝毫忽略之问题。好在你党有一革命武器,即批评与自我批评。但须时时把握这个武器,不仅自己党员,就是党外人士,亦应争取共同掌握,相互运用,则一切难艰皆可克服。” 2[ii]毛泽东看了这封信以后,慨叹颇多,感同身受,深为佩服和赞同,立即回信给仇鳌说:“共产党就是需要您老这样的诤友。”为此,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他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可以如此,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iii]同年9月,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政治报告中正式宣布,“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应当遵循的方针。
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贯穿执行较好,1949年新政协后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人;委员56人中,党外人士有27人。其中九三学社首任主席许德珩、梁希分别担任水产部、林业部部长。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民主党派人士有7人,占64%;地方人大也配备一定数量的副主任,各级政府也有民主党派人士担任领导职务。各民主党派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参政党,在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及参政议政方面与中共中央和衷共济,初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党制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是新时期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和处理中共同民主党派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7年反右派斗争和此后的十年文革,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各民主党派被迫停止了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统一战线内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性进一步增强。根据这一变化,1982年1月,胡耀邦同志在出席第15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时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一定要同党外朋友真正建立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关系。” 4[iv]邓小平在会议上强调:“今后,中国共产党同党外朋友的关系,应当成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 5[v]这是在多党合作历史上首次完整表述“十六字方针”。“十六字方针”提出后,各民主党派非常拥护,都把它写进自己的章程总纲,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极大调动了民主党派为实现祖国统一、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积极性。民主党派工作空前活跃,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民主党派组织有了很大发展。198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3年,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2005年、2006年,中共中央又连续发布了两个“5号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理论;2007年11月,我国又发布了《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制度的新论述标志着中国政党制度的成熟的重要标志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党的领导集体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次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强调要进一步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2018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联组会时,对“新型政党制度”时代内涵和鲜明特点作了精辟论述,可谓站高谋远、思想深邃、意义重大,需要我们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践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一说法的提出,也体现了我们对自己的政党制度持有充分的制度自信,展现了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风范。
由此可见,新型政党制度不仅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土壤并拥有其自身独特的历史发展逻辑,其建立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探索独立自主的政治发展道路的过程。
四、发挥中国政党制度优势 凝聚合作共识方能砺行致远
凝聚力量方能共谋发展,同心同德才能成就伟业。新型政党制度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合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整合功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合作,扩大了整合的边界和张力,使新型政党制度成为有着强大动员力、决策力、执行力和凝聚力的制度。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坦诚相待,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与壮大,充分证明了中国政党制度具有的旺盛的生命力。
作为参政党,要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老一辈的政治信念和高尚情操,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要牢牢树立多党合作制度自信,巩固发展新型政党制度的民主优势,更要引导广大成员切实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做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共同把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事关道路、制度、旗帜、方向等根本问题上立场不含糊、原则不动摇,做到与中国共产党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共襄伟业,真正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实现决策的民主化,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九三学社中央社史办公室:《九三学社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1年。
2冯晓蔚:《与毛泽东私交甚厚的一代贤达——仇鳌》【C】,《党史博览》2009年第5期。
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4中央文献编委会:《胡耀邦文选》【M】,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5中央文献编委会:《邓小平文选》【M】(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