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宜宾市认真践行“4321工作法”,积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各民主党派以“三个聚焦”新举措,力促宜宾高质量发展。
聚焦经济发展“新高地” 共建产业体系“宜宾模式”
积极搭建实践锻炼平台,持续推进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三个一批”工程(发现一批、交流一批、提拔一批),换届以来,提拔党外干部副厅级1名、正县级4名、副县级5名。精选10余名民主党派干部加入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等产业盛会的筹办工作。建成全省首个省级新区党外干部实践锻炼基地,选派3批共9名民主党派干部在新兴产业一线锻炼。
建设14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科研院所,协同建成数字经济研究院等科研平台14个,深入打造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美捷通讯等民主党派人士实践创新基地,推动获得国家专利825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695项。
围绕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支持民主党派围绕县域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等课题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28条。围绕宜宾“一蓝一绿”产业建言资政,办好《党外人士意见建议专刊》。
聚焦生态文明“新标杆” 共筑长江上游“宜宾屏障”
定期召开政党协商会,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代表专题协商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围绕加强长江岸线生态保护修复、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补齐农村污染治理短板、加大雨污分流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等内容,就宜宾全市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建言献策。
民建宜宾市委会联合民营企业,在四川全省市州中率先发起成立清洁行业协会、节能环保行业协会,致力节能减排、清洁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考察调研和技术研发,为构建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绿色生态圈贡献民营经济力量。
聚焦共同富裕“新样板” 共赴帮扶共建“宜宾担当”
大力实施“人才兴村”计划,引入在宜高校、科研院所民主党派人士到乡村、企业建立专家工作室和实践基地,探索探索“产业专班+统战专家团队+民营企业+农技队伍”产业帮扶新模式。
持续擦亮“九南合作”这一民主党派与地方长期合作的特色品牌,引导九三学社宜宾市委会充分发挥优势助力地方发展,组建由22名社员专家组成的“九南合作”专家服务团,开展送医下乡、义诊惠民、农技培训等活动。
各民主党派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准确把握中共宜宾市委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立足发展需要、抓牢重大契机,以高质量的履职作为,推动民主党派服务高质量发展,彰显了新时代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
注:本文刊载在《中国新闻》报第20288期A07版《基层观察》栏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