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实现我省城镇化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的建议——在四川省政协十一届一次全会上的大会发言
[和]   中共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四川发展要着力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全方位激发四川跨越发展的活力与动能。县域经济既是构建多点多极支撑的重要底部基础,又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普遍滞后,城市规模小、城镇化率低、产业集中和人口聚集困难,经济带动功能更弱。因此,必须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并把高质量推进县域城镇化作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实现城镇化与县域经济的融合发展,使二者相互促进。我们认为,应大力实施“四级城镇化”战略,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中心场镇为副中心、一般场镇为节点、农村新型社区和农民聚居点为基础”的县域城镇体系,分类壮大县域产业,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破解资金瓶颈、突破体制障碍,实现县域城镇化与县域经济有机融合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五个方面的建议:   一、分类分层培育县域产业体系,推动产城产镇产村相融   (一)着力培育县域城镇优势特色产业   借助并放大已经实施的产业化发展、扶贫开发、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政策叠加效应,大力培育县域产业体糸,突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民营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显著提升县城和小城镇的产业集中、人口聚集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为农民进城变市民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成本。   (二)着力推进县域农业现代化   通过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培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有效措施,在县域发展形成以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以农业产业化和适度规模经营为牵引,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成片推进新村建设;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县城和小城镇要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提供市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二、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和城镇化融合发展提供硬件保障   (一)构建县域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   一是统筹考虑县域城镇进出口主通道建设,打通城镇链接省内大城市和出川的大通道,形成“出入便捷、县际链接、域内通达”的综合交通路网,;二是依托已建成的路网,发展公共交通和物流运输,并把城镇公交和农村客运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消除县域交通管理和公共交通服务城乡二元分割状况,提高县域客运和物流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交通路、站、运一体化发展。   (二)全面提升县域产业化及城乡用水综合保障能力   (三)制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分类补助标准   受不同地理环境、建设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道路、水利、农村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差异明显,深丘地区和盆周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大大高于平原、浅丘地区,因此迫切需要根据地域的建设成本分类制定补助标准。   三、强化县域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县域经济和城镇化融合发展提供人文基础   (一)以提升人力资本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公民意识培育   (二)加强城镇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三)为推动科技、人才等要素向县域流动提供政策支持和相关配套服务。如: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到有条件有需求的县域城镇建立分支机构,支持县域城镇和农村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城市人才参与县域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   四、探索县级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创新,破除县域经济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资金瓶颈   (一)加快构建具有激励性的财税体制   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效减轻县级政府所承担的城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压力,促使县城及小城镇尽快成长为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县域产业集聚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基础依托;适当调整省、市、县财政收入分配机制,促进财力分配向县倾斜,提高部分税种的县级留成比例,增强县级可用财力。   (二)积极探索县级金融体制创新,发展县域金融。   积极争取四川有条件的县作为全国县域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县。   (三)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涉农扶持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积极探索农地产权(使用权)的“人性化流动”模式,并以此吸引城市民间资金进入县域城镇化进程;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县域经济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   进一步扩大“扩权强县”试点的范围,让更多的县,特别是边远山区县享受到“扩权强县”试点县的政策支持;启动和深化“扩权强镇”试点,促进市县向经济实力强的乡镇下放权力,提升乡镇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二)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   一是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基础上,积极探索让农民带着财产权利进城的有效办法,支持农民持“证”和持“股”进城,既保障进城农民在身份转换中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又为农民进城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撑。二是要有效降低农民工城市落户门槛,提供均等的城市基本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创业扶持,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更加明确和具体的政策支持。三是应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改革,通过还权赋能,奠定土地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的制度基础,并由此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县域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最后,县域经济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并走集约、节能、低碳、生态的新路子,切忌人为“造城”。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707654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