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近期我省汶川地震灾区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主要特征及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
  到2011年9月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胜利完成。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带领下,灾后恢复重建使灾区乃至整个四川的社会经济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与三年前相比,灾区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产业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可喜局面。   但是,在这样大好形势的背景下,我们仍然受到来自然因素的严重干扰和困扰。这就是近年来,尤其是2010年以来,灾区频繁发生的重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该说,一次强震后,地质灾害频度增加,应属正常现象。但是,汶川地震灾区出现的山洪泥石流却有着非同寻常的特点,表现为“三大二难”。   (1)规模大。地震后的三年时间里,灾区发生单体规模在10万方以上的特大泥石流灾害达20余起,其中2010年“8?13”、“8?19”期间的绵竹清平文家沟泥石流一次冲出量高达450万方,是原预测规模的12倍;映秀红椿沟爆发的泥石流规模75万方,是原预测的42倍。这样的规模在国内是极为罕见的,高过同年“8.7”甘肃舟曲泥石流,在世界上也仅次于1993年中美洲某国由台风引起的泥石流灾害(那次灾害导致这个国家数万人丧生)。   (2)泥石流沟道地形坡度大。由于汶川地震灾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巨大的地形高差和急变,形成了区内高山深谷的地貌特征和高陡的斜坡地形。而发生泥石流的沟壑,往往就位于陡峻河谷岸坡两侧的支沟内。高陡的沟道纵坡降使地表降雨易于集中汇流,并导致泥石流大流量、高流速、强冲击的特征。   (3)危害和风险大。地震灾区山洪泥石流的危害不仅仅表现为直接摧毁性的破坏,而且往往通过灾害链的形式,导致更为严重的潜在危害。这种灾害链效应通常表现为山上的泥石流下来,阻断沿河公路,入江淤塞河道、雍高水位甚至形成堰塞湖,从而导致次生洪水灾害发生。   (4)评价预测难。山洪泥石流灾害就像一只只躲在深山中的老虎,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地方甚至一般的调查工作和人员难以企及,识别起来难度很大。同时,这类灾害又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一旦条件具备,就迅速从高位的源头沿陡峻的沟道窜将出来,形成突发灾害,评价预测难度极大。   (5)工程治理难。一方面,由于灾区泥石流物源集中,规模巨大,加上沟谷坡度陡峻,人员和施工机械进入条件差,治理难度极大。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资料评估,震后灾区地质灾害活跃期将持续20-30年的时间,方才能逐渐恢复到震前的水平;在这个期间内,地质灾害的频度也将呈现出以4-5年为一个小周期的逐渐衰减特征。因此,要短期内彻底根治,难度也极大。   面对以上复杂形势,省委、省政府及时确立了“积极防御、主动治理、科学避让”的地质灾害防治总体原则,取得了显著效果。尤其是在2011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期间,通过即时预警、主动避让,及时撤走了数千群众,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顺利完成2010年发生的清平文家沟、映秀红椿沟和都江堰龙池三大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等,成为人类战胜自然地质灾害的又一奇观。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特大地震对灾区地质环境的严重破坏和深度影响,在今后较长的时间内,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仍将处于高发期,防灾形势依然严峻。为此,我仅就目前灾区地质灾害防治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尽快编制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规划。广大地震灾区地质环境普遍受损严重,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不仅数量众多、规模巨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处于频发、高风险的严峻态势,巩固灾后重建成果任重道远。因此,应尽快编制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中长期专项规划,以科学、有序、高效地指导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地质灾害治理的投入。汶川地震发生后,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有序开展灾害治理工作。目前,威胁灾区重点城镇、居民聚居点、学校等的地质灾害得到初步治理,防灾效果非常显著。但是在广大地震灾区,仍有大量具有高危害性的地质灾害,因限于资金不足尚未实施治理。加之近年来,由于强震后效应,受损的地质环境没有很好恢复,新的地质灾害还在持续发生。建议中央和省上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三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后期维护。大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都是耗损性工程,都需要一定的后期维护和维修。汶川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由于运行环境恶劣,承载工况复杂,更易于在使用中损耗和毁坏。比如,泥石流拦砂坝,由于设计库容有限,而泥石规模又往往巨大,一次冲出量就可造成拦沙坝被淤满,必须及时清库才能继续发挥防灾效益等。因此,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资金渠道,用于保障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后期运行维护,使其能长期发挥应有的防灾效益。   四是大力推进灾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建设。目前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监测工作技术手段还比较落后,主要是人工巡视和简易监测,缺乏专业监测手段和有效的预警平台,该不该预警心中没底。一有风吹草动就组织撤离避险,甚至只要下雨就避险,群众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往往得不到群众的理解,组织避险工作十分被动。因此,在地震地质灾害高易发、高风险流域,应逐步规划建设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实现地质灾害的自动实时监测,并由相关政府部门通过多种媒介实时发布防灾预警信息,从而提高灾区防灾减灾能力和技术水平。   五是建立防灾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和风险控制工作,需要建立多个部门的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尤其是国土资源部门与气象、测绘、水利、交通、住建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与信息共享。例如,及时的气象信息和流域水文观测资料,高精度的地形图和遥感影像等资料对于地质灾害的预警响应极为重要。但这些资料和信息目前都分属不同的部门,相互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很难在防灾减灾中发挥应有的效益。因此,我省应加快建设公益信息共享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对社会开放,以提高防灾减灾应急响应能力。   另外,2011年12月24日,国土资源部在太原卫星中心发射了首颗专业应用卫星,可以提供2.5m精度国土全覆盖卫星遥感数据。我省应该及时抓住这一契机,与国土资源部协商,在四川开展试点应用,依托地质灾害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灾区高位泥石流灾害开展定期监测研究。   六是加强灾区地质灾害防治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研发。“5.12”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规模巨大,成灾机理复杂,再加上灾害链效应、泥石流堵溃形成的巨灾效应,以及山体受损形成的地质环境脆弱化效应,大大增加了地震灾区地质灾害的分析预测和防治难度,用教科书和现有规范的知识已不能很好地应对和解决灾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实际问题。因此,需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依托国内这一领域主要高校和科研机构,组织省内外科技力量,通过设立系统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灾区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科技攻关。在此基础上,修订和编写适于高地震烈度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范,进一步提高我省防灾减灾科学技术水平。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2587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