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社省委抗震救灾简报6期
htm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芦山县抗震救灾工作简报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

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简报

第六期

2013424日)

 

九三学社德阳市委抗震救灾信息

422上午,九三德阳市委委员,德阳市卫生局副局长吴泳同志带领德阳市卫生防疫队队员们早早奔赴芦山县芦阳镇参加灾后防疫工作,到达目的地之后与四川省、雅安前线指挥部沟通,迅速建立了德阳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前线指挥部并负责芦阳镇现21个灾民临时安置点的健康宣传,消毒杀虫,疫情监测,饮水采样等工作。23日上午,雅安市徐旭副市长亲切看望德阳市前线卫生防疫队员,吴泳同志就灾后卫生现状和已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汇报,并对下一步需政府主导、群专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爱国运动、群防群控提出了建议,徐副市长深表肯定。

 

关于加强统筹协调有序开展抗震救灾的几点建议

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打通了交通生命线,为当地百姓送来医疗和救援物资。相比5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这次芦山地震发生后的政府和民间组织在突发灾害性时间中的应变、处理能力大大提升了一步。但从芦山地震发生后的诸多细节来看,无论在政府统筹指挥调度机制上,还是在灾害管理体系等方面还有可改善的空间。为此建议:

一、各大城市应尽早建立灾害管理体系

自然灾害发生后,其发展程度如何、该如何选择应对方案,往往是考验一座城市灾害管理能力的主要指标。目前,各级政府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防灾规划和实施细则,因此近五年连发三次大地震后,都出现了灾区民众没有避难场所、应急救灾物资缺乏等问题。地震发生后的较长时间内,灾区民众基本都被安置在帐篷、临时板房中,供电、御寒、食品供应等困难不少。反观2011年日本3.12特大地震和2012年美国东岸超级飓风,在灾后的救援中,灾民全部被安置在早就准备好的避难场所中,供水、供电且食品、药品供应相对充足。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就有一套完整的危机应对预案,他们是时刻等待着灾害的到来,事先预想到灾害的各种结果;而我国的绝大多数地方,往往等到灾害降临后,才匆忙应对,事后救灾反应能力再快,也还是慢了一步。

我国不少城市都处于地震带和台风带,因此,无论是地处灾害高发的城镇,还是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都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突发灾害应急管理体系。

二、建立救灾归口管理制度

地震灾害发生后,救援资源自然是越多越好。但杂乱无序的救灾不仅容易造成资源重复浪费,还给一线救援工作造成了不少麻烦。因此,加强中央、省级政府与解放军、武警、医院、媒体、民间组织的统筹指挥调度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建立救灾归口管理制度,即在各地支援救灾单位都设有统筹指派机构,例如:各医疗卫生机构想救灾,先直接跟归口机构提出可动员资源,再由指挥中心依灾区情况统一调度,避免人力浪费,未取得授权的单位,一律不准进灾区。

三、设立专门机构,加强政府与民间资源对接

政府与民间资源的整合,对抗震救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主导救灾的政府应该主动发挥作用,设立专门机构与民间组织对接,将民间资源统一纳入救援的大平台上来,优化救援的整体效率。今年两会期间,民政部试点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制度,打开了社会组织蓬勃生长的空间。利用这一时机,将优质的社会资源有序导入,一方面为偏远农民提供长期、基础的帮助,另一方面将公众对灾难的关注转化为防震教育、抗震演习,才是防灾之本。政府和社会用血泪积攒起来的经验和教训,应该在互信和磨合中转化为坚实的防震成果。

 

吸取芦山地震教训 尽快建立县乡村避难所

九三社员、成都市政协委员林永宏反映,这次芦山地震暴露出了我国救灾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虽然2008512日大地震后,我国新建的住宅、学校、医院的抗震标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在这次地震的震中芦山和宝兴,我们却没有看见灾民们住进避难场所,这说明我们的很多县乡村一级都缺少面对灾难来临时的避难场所。为此,建议:

各地县乡村相关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建设避难所,避难所要按照可以抵御9级地震烈度的标准来规划建设。避难所要选择地势高不会有泥石流的地点,既可以建钢构的厂房一样的结构,也可以建设一些露天的避难所,或把公园规划成避难所;避难所里面要设医疗场所、粮食仓库、药品仓库,临时通讯设备和发电用的发电机、发电用的石油,要提供食堂,住宿,厕所,可以打机井采用地下水饮用水,避难所要准备棉被衣服、帐篷,救灾的各种工具(水灾救灾用的橡皮舟、地震救灾用的铁锤铁铲撬杠千斤顶机械等工具),建设烧煤用的灶,建设灾民睡觉的水泥床铺。

这样,当灾难来临时就可以马上启用避难所。把灾民立即安置进避难所。县城可按照安置10万人、乡镇可以按照5千至1万人、村按照安置12千人的避难所标准来规划建设。这样发生灾难时,我们就可以从容应对。

 

报送:省政协办公厅、省委统战部党派处、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

主送:九三学社四川省委主委、副主委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宣传处                2013年4月24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71886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