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社省委提案:关于加强川西北高原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西北高原,毗邻青海省“三江源保护区”,包含四川省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总面积约23万km2,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其经济以畜牧业为主,有牧草地2.54亿亩,是我国5大牧区之一,在我国草地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川西北高原的生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区域不仅是长江、黄河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也是“中华水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位于阿坝州境内的若尔盖湿地,既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泥炭沼泽湿地,更是具有国家和全球意义的重要类型湿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国家生态安全,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维护藏区稳定团结和跨越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谋划“十二五”发展,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川西北地区生态建设问题,将打造川西北生态经济区作为我省“十二五”期间促的重要战略性任务提上议事日程,这对于建设生态省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川西北高原生态现状   近几十年来,川西北高原生态现状不容乐观,生态保护形势严峻,主要表现在:   (一)湿地萎缩、退化现象严重。以阿坝州若尔盖湿地为例,近20多年来,若尔盖境内湖泊湿地已干涸了200多个,湿地面积萎缩超过60%,除热尔大坝的哈丘、错拉坚、花湖等湖泊以及黑河中游的沼泽化河漫滩外,其余几处大沼泽几乎无明显积水,大部区域仅呈过湿状态,甚至干如旱地,人、畜均可通行。湿地萎缩造成湿地生态功能的丧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水源涵养功能急剧减弱,地表水、地下水位显著下降,导致长江、黄河水源补给受到影响,位于长江源区的若尔盖、石渠等县近年来就出现了局部地区饮水困难的现象。若不及时治理,将对整个长江、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生态安全直接造成威胁。   (二)草原沙化现象加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8年,川西北高原沙化面积已达到100多万公顷,且有大面积的沙趋地正以每年11.6%的惊人速度向沙漠化过渡。目前这一地区已成为我国土地沙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沙化的蔓延直接威胁着成都平原、四川盆地乃至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如果湿地萎缩和草原沙化的问题还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和治理,20年后,整个川西北高原将成为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沙漠之一,引发的沙尘暴将“光顾”直线距离仅300公里的成都平原乃至更广泛的地区。   (三)植被退化,草地生产力下降。川西北高原地区植被简单,以亚高山、高山草甸以及高山灌丛草甸为主。但目前优良牧草地逐年减少,草地植被退化十分严重。一是牧草质量下降,产草量下降,杂草特别是有毒有害植物增加,优良牧草种类、数量下降。二是由于传统畜牧业发展速度过快,草场与畜牧关系严重失调。优质牧草因被牲畜过度啃食,无法完成正常的生命周期,失去结实能力,失去有性繁殖时代更替,草场难以自然更新,使草场退化,草地生产能力严重下降。目前,该地区已无一、二等草地,三等草地也仅占20%左右,主要为四等、五等草地。   (四)生物多样性破坏程度不断加剧。川西北高原地区是青藏高原“世界第三极”东区域生物多样性的聚宝盆,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的重要繁殖地,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之一。因湿地萎缩、草原退化、沙化、环境污染等原因,川西北地区动植物的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近几十年来,川西北地区约5%的生物种类已经灭绝,约10—20%的种类也面临濒危境地,尤以沼泽动物最为明显。龙日坝地区原有一定数量的定居型沼泽动物,现已变为渗入型,水禽已近绝迹,珍禽鸟类明显减少。   (五)生态环境脆弱,地震地质灾害频发。川西北高原地区不但是生态重点保护区,还是“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重灾区。该地区常年气候变化剧烈,地质地形条件十分复杂,生态环境也极为脆弱,其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极高,再加上“5.12”汶川地震破坏的影响,川西北高原已经处在一个极为脆弱、极为严峻的生态环境期,山洪以及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今年1月至8月,仅阿坝州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73宗(仅8月份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91处,占1至8月地质灾害发生总数的52.6%。),造成10人死亡、25人失踪,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2亿元。去年甘孜州康定、德格以及今年四川“8.13”、“8.19”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也是很好的例证。   二、川西北高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   我们认为,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是造成川西北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过度放牧,挖沟排水等人为因素加速了生态恶化的进程;当前西部大开发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开发等活动对川西北高原生态系统造成了新的影响。 (一)自然因素。   1、气候变暖   近几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冰川融化,在川西北高原的直接反映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大,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2、地质特点   川西北高原地区地质构成多为三迭系砂岩、板岩、石灰岩和冰川运动的松散堆积物。区内黄河上游、黑河中下游和白河下游流域等地的土壤中以粒级的沙质为主,充填粉沙和粘土,含沙量高,抗蚀力低,故易沙化。第四纪冰川运动导致河流中心不等量下沉,河流不同程度改道,干涸的河床和沉积的河沙成为主要沙源。   3、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简单,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川西北高原地区植被类型较为单一, 区内乔木分布较少, 以亚高山和高山草甸为主。同时,由于这一地区生态系统空间异质性不明显, 不利于抗御内外干扰,因而也不利于抵抗水流及风沙侵蚀。   (二)人为因素   1、超载过牧   建国以来,川西北高原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特别是从事牧业的人口比例增大,而当地的生产经营仍是传统放牧方式。人口增长必然伴随着牲畜数量的增长,对草场资源需求也随之增长,从而造成沼泽草场的严重过牧,导致草场不断退化。以若尔盖、红原两县为例,若尔盖县草场理论载畜量120万个羊单位,实际载畜量306万个羊单位,超载率达155%。红原县草地超载率也达到62.4%。超载放牧导致牲畜过度践踏,破坏地表沼泽植被层,使埋藏较深的沙层不断裸露,造成原地沙化。牲畜过多也使野生水禽、涉禽动物或沼泽动物活动空间范围减少,牲畜粪便造成地表水水质下降。   2、挖沟排水   为了满足牧业发展对草场资源的需求,扩大牧场,当地把沼泽地作为备用草场资源进行开发,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挖沟排水疏干沼泽工作。这是人为干预自然沼泽的重大行动,是在短期内导致沼泽迅速退化最严重的干扰活动。仅阿坝州疏干改造沼泽面积达到20万hm2,排出了至少10亿m3的沼泽积水,原始沼泽遭受严重破坏,促进了沼泽向变干方向变化。   3、水电、矿产资源无序开发   水电、矿山、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缺乏同步、匹配、富远见的生态尊重意识,工程建设的唯工程化、缺乏生态评估和配套修复、重短视经济利益轻长远生态利益,导致普遍的生态潜在伤害。   4、其他因素   公路直接占用湿地,阻断了湿地正常的水文过程,阻碍了野生动物迁徙。在一些湿地旅游区,经常发生游客、马匹踩踏破坏草场和湿地的情况。由于景区规划不当,游径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干扰。同时,川西北高原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迅速,造成土地被直接占用、部分湿地、草原永久性丧失、城镇周边动植物群落结构改变、城镇环卫配套设施不足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   三、川西北高原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一直以来,川西北高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没有系统的项目带动,也未建立起一个长期、稳定、多元化的投入渠道。目前实施的保护和治理项目规模小、投入少、标准低,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湿地萎缩、草场退化、草地沙化的速度。以若尔盖湿地保护为例,从2004年起至2008年,整个若尔盖湿地保护区一期、二期治理工程,国家、省及地方投入总计仅为2899万元,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若尔盖县的沙化治理,从1993年到2007年国家投入林业专项资金仅387万元,年均28万元,治理面积不足沙化面积的3%。由于资金不足,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在当地无法大面积推广和施行,只能停留在试点和示范阶段。   二是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矛盾突出。川西北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不到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60%。人均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收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落后,贫困发生率较高,地方政府和群众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愿望十分强烈。虽然川西北高原地区拥有金、铀、锂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虫草、贝母、红景天、鹿茸、雪莲花等药物资源,还有4000多万千瓦的水能开发潜力,具备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通过消耗资源发展经济必将对生态造成破坏,导致了发展经济和生态保护的矛盾凸显。   三是机制不全,保护与管理缺乏保障。川西北高原生态保护长期以来存在着资金多头投入、多部门管理的现象,不同的部门往往根据本部门的计划和需要实施管理,因此在管理中存在重叠和各自为阵的矛盾,对生态保护极为不利。同时生态保护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作用、职能、职责还不明晰。比如:若尔盖湿地保护区由国家核发了《林权证》,而当地群众手中同样有国家核发的《草场承包使用证》,由于资源权属不清,导致保护区在管理上难以正常行使管理权。   四是缺乏人才和科技支撑。川西北高原地处高寒地带,生态系统极为脆弱,对生态保护、建设工作的人才和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但长期以来,由于生态保护人才严重缺乏,能熟练、全面掌握湿地保护和草原沙化治理技能的人员很少,科研设施落后,导致川西北高原科研、监测工作滞后。   四、加强川西北高原生态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川西北高原生态保护工作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川西北高原地区与青海“三江源保护区”毗邻,其核心区域包括甘孜州的石渠、色达、甘孜、德格、炉霍,阿坝州的若尔盖、红原、阿坝、壤塘、马尔康等十个县,是长江、黄河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生态保护工作不应该因为行政区划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措施。建议省委省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川西北生态建设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享受与“三江源保护区”同等的政策,并作为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工作,作为“十二五”期间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特大工程、特大项目加以推动和实施。整合与生态建设相关的各类资源,加强各种生态建设项目、生态区域之间的相互连接,加强相关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把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以彻底改变这一区域的生态保护困境。   (二)加强川西北高原生态保护的政策支持。一是加大退牧还草(湿)支持力度,将对“三农”的优惠政策扩展到牧区;明确退牧还草(湿)项目的实施标准,建立规范的退牧还草(湿)技术标准体系,明确禁牧、休牧和轮牧的标准;增加退牧还草(湿)的实施范围。二是增加专项资金,开辟生态保护公益岗位,允许当地牧民参与生态保护,增加就业机会。三是加强生态保护与防灾减灾规划的衔接,先期做好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为实施生态建设措施奠定基础。四是逐步完善“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努力提高藏区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水平,通过教育移民的方式,稳步推进生态移民。五是在川西北高原地区投放大型工程、项目特别是水电、交通、矿产项目时,应尽量慎重,需进行生态影响预评估,并在必须上的项目建设中配套可能导致的生态影响、破坏的修复工程。此外,还应坚决杜绝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相悖的破坏性建设项目进入这一区域。   (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尽快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长期、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或建立起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生态收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通过资金补助、定向援助、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补偿川西北高原地区为保护生态屏障所做的退牧还湿(草)、放弃传统产业等带来的利益损失。对无草场的牧民,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使他们放弃饲养牲畜,减少对草原的破坏。对地方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放弃矿藏资源开发等行为,由中央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给予补贴。对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的投资由财政性建设资金、其他专项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和利用外资来解决,取消地方配套,不留资金缺口。   (四)强化科技对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一是建立完善科研监测机构,建设相应的科研监测设施,建立国家、省、州、县、区多级联系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生态环境信息系统,合理布设生态观测站点,建立基础资料数据库。二是加强对生态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实施的研究力度,加强对生态系统退化区域生态退化机制、恢复策略和生态恢复管理技术的应用性研究。三是引进和培养科研、技术和管理人才,加强监测科研队伍建设;对参加生态恢复整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术和操作的培训;对畜牧业生产企业和广大牧民进行相关科学知识、技术、操作培训;对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替代产业的示范企业或个人进行产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培训等。四是加大科技投入。建议将“川西北高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研究”纳入“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到川西北地区参与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   (五)调整产业结构,以“生态发展”为主线,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切实解决替代生计问题。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逐步引导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分散的、大面积放养向集中的、规模化饲养转变。将畜牧业资源向生态较好的地区集中,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科学养畜和集约化经营,提高产出量和产出率。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增加牧业科技含量,延长农牧产品产业链,着力打造具有川西北特色的“生态农牧产品”,提高产品商品率和附加值。二是大力发展草业和饲料加工业。加强人工、半人工牧草和饲料作物的种植基地建设,为牲畜提供充足的高产优质牧草;发展饲草饲料专营企业,利用外地饲草饲料资源,鼓励将农区桔杆加工成饲料,增大桔杆饲料的比例,保证舍饲圈养对优质饲草饲料的四季需求,在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减轻畜牧业对草地的压力,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养畜的被动局面。三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替代产业。在适当区域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序开展以大草原、高原湖泊、高原沼泽、野生动物为主的自然观光旅游和以藏族风情、文化为主的人文旅游。依靠发展小城镇和建立牧民定居点,引导和带动农牧民发展环保产业,解决集约化养殖业产生的废物,以及其他产业排放的废物和由于城镇发展伴随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废水。鼓励民族手工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60916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