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中央 中共中央统战部 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投稿
网站信息搜索:
让爱延续 铸就灾区发展新辉煌——在社省委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总结会上讲话
  在我省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喜庆时刻,社省委召开这次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总结会,具有特殊而深刻的意义。   德阳什邡市、绵竹市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两个极重灾区。上午我们实地考察了这两个地方的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所到之处,新城拔地而起,村庄焕发生机,道路四通八达,群众安居乐业,与两年前相比,整个面貌焕然一新。这些使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灾区所发生的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令人倍感欣慰。   我省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巨大胜利,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九三学社在内的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要代表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向九三学社中央和全国各兄弟省市社组织,对我省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给予的无私援助和巨大支持,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德阳市领导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等会社中央、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领导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在这里,我仅就汶川地震发生两年来,我社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情况作简要总结,并对进一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构建灾后重建长效机制等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我社参加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九三学社中央的直接领导下,全国各地社组织和11万名九三成员迅速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宏伟战役,抢救伤员、捐款捐物、建言献策、献计出力,谱写了一曲曲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壮歌,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重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5月13日,震后通讯刚刚恢复,韩启德主席就致电社省委,认真询问灾情,深切关心着每个社员的安危。社中央总揽全局,号召社员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抗震救灾之中。韩启德主席,王志珍副主席、陈抗甫副主席、贺铿副主席、邵鸿副主席、赖明副主席、谢小军副主席,原副主席洪绂曾等社中央领导及时深入灾区考察灾情;社中央在第一时间筹备了价值63万元的药品连夜运往灾区,韩主席组织多位社内专家火速编写的《地震灾后防病必备常识》首批20万册被迅速发到灾区群众手中。   从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起,各兄弟省市社组织就纷纷伸出援助之手,送来慰问,汇来捐款,发来救灾物资,派出医疗救援队赶赴灾区,源源不断地向灾区输送着温暖。参与对口援建的社员克服重重困难,顽强拼搏,日夜奋战,给予了灾区同胞最直接的关怀。   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社员、组织共向灾区捐款捐物总价值达6451万元,有来自北京、浙江、江苏等13个省份的25名九三成员直接参加了对口支援工作。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爱国民族精神在九三学社各地组织和社员这一系列的反应和行动中得到了生动展现。   社省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工作机制,组建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组织指挥全省九三人投入战斗,机关干部日夜坚守岗位,带头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社成都市委、德阳市委、绵阳市委、广元市委等重灾区的社组织勇挑重担,发挥了先锋作用。   广大九三成员义无反顾,舍生忘死,深入重灾区一线展开救灾行动,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地质界社员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重灾区开展实地调研,排查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提出重大意见和建议,为科学救灾防灾及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持;医卫界社员始终坚守“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在简陋的工作条件下夜以继日地抢救生命、严防疫情,托起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希望;交通界社员牢记使命,坚守岗位,风餐露宿,连续作战,以最快的速度抢通“生命线”,为救援队伍抢险救人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等等。   据统计,全省95%的社员以各种方式投入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其中赶赴重灾区一线的社员1500余人次,全国赶赴四川灾区一线的社员更达2000余人次。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九三人用实际行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的赤胆忠诚。   从地震发生那一刻起,从全国各兄弟省委到四川省各级社组织、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社员,所有人都在关注着灾区。无论是受灾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现实需要,还是次生灾害的预防;无论是生产自救、灾后重建,还是对防止灾害的理性反思,关于这些问题的建言从未间断。在很短时间,我委就汇集意见、建议147条,反映社情民意451条;报送提案75篇。这些凝聚了九三人心血的意见和建议引起了中央和省上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在韩启德主席“灾后重建伸援手,募集善款献爱心”的倡议下,全体社员积极行动起来,为支援受灾群众重建美好家园奉献心意。社中央直接选定广元市青川县沙洲镇江边村、成都市都江堰天马镇敬老院、绵阳市游仙区新桥镇民主村灾后重建和德阳市什邡南泉镇农村新能源建设等四个项目进行援建。其中,援建广元青川江边村的轻钢结构农房成为了我社灾后援建的典范。韩主席亲自联系清华大学专家,为灾区免费设计了轻钢龙骨结构住宅。这种住宅不仅可抵御8级强震,而且造价低廉、省时省工,避免了建造过渡房的成本浪费,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多次对沙洲江边村的轻钢结构房给予高度肯定,并希望我社将这种抗震性能好、造价低、美观大方的轻钢结构农房推广到映秀等地震灾区,为四川恢复重建、科学重建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一些关键时刻,我个人也先后向社中央和省上提交有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方面的30余份重大建议,全部被采纳。其中,关于“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重建原则”和“避开三条主断裂带通过部位”、“避开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建议得到了中共四川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被作为我省灾后安置点设置、县城及乡镇重建选址的重要依据。今年“8.13”、“8.19”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我紧急向省上提出的多条建议,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和采纳。   九三学社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赢得了灾区人民的尊重。截止目前,我省共有近100名九三成员获得国家、省、市表彰“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有30多个社基层组织获得“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其中,张虹获得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政卫生部联合表彰“抗震救灾医药卫生先进个人”。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九三人想执政党之所想,急执政党之所急,主动作为,风雨同行,体现了参政党的本色和作用;九三人视灾区群众为亲人,视支援灾区为己任,心系灾区人民,一切为了灾区人民,发挥了参政党的价值和优势。在这场生与死、血与火的洗礼中,我们每一个基层社组织、每一位九三社员都经受住了最严峻的考验。九三学社所崇尚和坚守的“爱国、民主、科学”精神,得以重铸和升华,耀眼地折射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光辉。 二、深刻理解并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灾难是一本教科书,磨难更是一种力量。“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民族的进步中得到补偿”。特大地震使我们经受了灾难的冲击和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积淀了又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韩启德主席指出,抗震救灾精神“是一切高尚美好的品格在抗击自然灾害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是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是数十万救援大军百日攻坚“抗震救灾”的结晶,是数百万建设大军千日奋战“灾后重建”的结晶,是数十亿海内外华人和友爱人士日夜爱心汇聚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数万名同胞宝贵生命换来的结晶!   四川作为5.12汶川地震的主灾区,也是全国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主战场。我们深刻感受了地震灾害带来的巨大伤痛,全程参与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顽强奋战,更亲身见证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无穷力量。这种精神是我们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胜利的根本保证,也必将成为我省深入推进“两个加快”、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不竭动力。   我们要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我社思想建设的关键任务来抓。充分利用抗震救灾精神、灾后重建的最新成果等宝贵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之成为我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课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平台,加强社史教育的基地,展示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宣传窗口,积极引导广大九三成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不动摇的信念和信心。   我们要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弘扬九三学社的优良传统紧密结合。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一脉相承。“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集中体现在九三人面临特大灾难,坚决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的政治觉悟,以及倾力支持、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集中体现在九三人积极投身救灾工作,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英勇气概;“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集中体现在九三人“尊重民主、崇尚科学”的一贯价值取向,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重要作用。   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实践中,抗震救灾精神与我社优良传统在许多社员的身上得到了高度统一和集中呈现。比如:“地质尖兵”王绪本、“白衣天使”赖小娅、“生命卫士”王丽、“保通勇士”任吉剑、重病救灾的张世嘉、巾帼不让须眉的田春霞等等。他们既是九三学社优良传统的优秀践行者,也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最好体现者,是我们开展思想宣传教育活生生的教材,是广大社员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履行参政党职能紧密结合。要通过广泛地宣传教育和深入的工作实践,把抗震救灾精神真正内化为广大社员的价值观念、外化为履职尽责的自觉行动。一方面,要注意把社员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树立起来的坚定政治信念和政治责任,转化到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投身到更好地为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中去。另一方面,通过参政议政和参与灾后重建等“九地合作”的具体实践,使广大成员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 三、着力构建我省灾后重建长效机制   两年灾后恢复重建,不仅使我省地震灾区实现了原地起立,经济发展势头、投资发展环境、干部群众的信心士气都恢复到了震前水平,而且,很多方面都实现了发展起跳,进入了加速发展的轨道。截至今年10月底,全省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重建项目已完工85.7%,完成投资7429.69亿元,占概算总投资的86.4%。18个对口援建省市已建成援建项目3816个,占援建项目的98.4%;投入援建资金759.8亿元,占援建资金的97.1%。中央提出的“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已经实现。   但灾区重建毕竟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城镇、住房、学校、医院、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可以采取攻坚的办法,在短时期内取得明显成效,但生态重建、社会关系重建、产业恢复、软件建设等后灾后重建问题就远远不是两三年时间能够完成,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全面恢复。   就地质环境而言,据已有的经验,大震之后的地质环境至少需要5至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基本稳定下来。我省震后两年重大地质灾害呈现加剧的趋势,就是地质和生态环境未趋稳定的重要表现。这意味着在这段时间内,将是地质灾害的高发期。今年7-8月灾区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仅仅预示着这样一个漫长过程的开始,我们必须有应对在相当长时期内,防范高地质灾害风险的思想准备和物质技术的应对。   另外,随着灾后重建中家庭亲属关系、社区邻里关系、单位同事关系的变化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心理归属、社区重建、社会关系重建等问题;灾区硬件设施一流,但软件服务比如医务人员、教师、科技队伍的培训严重滞后、人才奇缺;大规模的资金投入与项目支持因重建结束而急剧减少甚至断档;如何寻求新的投资热点并增强灾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问题;产业恢复周期较长与就业矛盾突出等等。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解决。   韩启德主席对我省灾后重建工作题字:“让爱延续”,其意义深远。这既是对我省灾后重建工作的一贯支持与厚爱,也是对这项工作的科学认识与深谋远虑,同时也是对广大九三成员继续关心灾区、服务灾区的号召与要求。   在今年初的全国和省“两会”上,我们就呼吁中央和省上及时调整战略,把第二阶段重建任务转移到生态重建、地质环境的修复上来,把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大工程、大项目的方式加以推动实施。今年8月以来,我多次率队赴阿坝、德阳等地就生态修复、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等作了进一步调查研究,并再次呼吁中央尽快编制地震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修复的长远规划,并争取将这项工作纳入国家战略。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中央和省上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这次,社省委又与什邡市蓥华镇卫生院签定了对口帮扶工作协议等等。这些都是我社继续关心灾区、服务灾区的具体举措和良好开端。   全省各级社组织和广大社员要紧密围绕灾区可持续发展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后灾后重建中的一些“硬骨头”问题,加强深入调研,争取拿出一批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供各地党委和政府部门决策参考。同时,真诚希望社中央和全国各兄弟省市社组织继续关注我省灾区发展,支持灾区发展,积极联系各方面的力量,为灾区发展牵线搭桥,献计出力。   总之,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只是一个起点,而不能成为终点。要保持灾区的可持续发展、让灾区人民真正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就必须把灾区重建作为我省的一项长期性、重点性的工作来抓,继续给予灾区发展的政策、资金、项目、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着力构建灾区重建的长效机制。 各位同志:   普天关爱,促使灾区浴火重生;让爱延续,铸就灾区新的辉煌。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的坚强领导,有九三学社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坚定支持,有灾区人民的坚韧奋斗,天府四川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感谢东道主对这次会议的大力支持!                                          谢谢大家。 黄 润 秋
Copyright 2024 © www.93sc.gov.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   地址:成都青羊区白丝街33号
技术支持:成都源初智软科技有限公司  
你是本站的第 5663558   蜀ICP备2023003343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0502011719号